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虛心勁節見高風

2013/11/7 9:51:04 點擊數: 【字體:

虛心勁節見高風

    在中國畫術語中有“四君子”之目,所指乃以梅、蘭、竹、菊四種花卉為題材的花鳥畫。此目有一個演變過程。早在宋元時期,畫家畫竹、梅,常加上松樹,稱為“歲寒三友”。元代吳鎮喜畫蘭花、與竹、梅,松共稱‘四友’。明代萬歷年間,黃鳳池輯《梅竹蘭菊譜》,首稱“梅竹蘭菊”為“四君”,“四君子”之目基本定型。但歷代畫家對此多有變更,有人加上松樹,或水仙,或奇石,將其合稱“五清”或“五友”。至清代《芥子園畫傳》問世,再次強調“四君子”為梅、蘭、竹、菊,“四君子”之說遂被廣泛接受。

    竹是一種常見植物,是高尚情操的象征。竹不與花爭艷,不隨季節枯榮,臨風不折,過雨不污,中通外直,青瘦節勁,立于天地之間,披一身翠綠安然自若,恰似一位彬彬君子。竹的形象,被賦予諸多象征意義,成為藝術創作中最常見的題材。

    竹尤其經常出現在歷代文人繪畫中,文同開創了紙上墨竹的先河,吳鎮畫竹則用筆更勁健,他筆下的竹子栩栩如生。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獨創一筆竹,將畫面里的竹子賦予更多人文意義。延至近代,畫竹名家輩出,孫其峰、啟功、潘天壽等都是畫竹名家。如今國畫家中善于畫竹的也不少,孫傳成就是其中一位。孫傳成自幼習畫,深知中國畫傳統。古人敬稱梅、蘭、竹、菊畫為“四君子”,是因為它們能夠象征高潔的品格。孫傳成為竹“造像”,可知其心境之高。他借鑒鄭板橋畫竹之法,構圖疏密變化錯落有致,寫出“竹”的筆墨形態及其結構非常傳統、老到,而在構圖上卻有別于歷代諸家——古人畫竹多為細竿稠葉,竹竿由中鋒寫出,墨濃竿實,立體感稍欠;孫傳成的畫則粗竿疏葉,竿以“屋漏痕”皴之,立體而光感強烈,突出了“虛心、勁節”的意境。

    在畫作《高風亮節》中可以看出孫傳成用墨濃淡干濕多變,用筆勁健、老辣的同時多了些靈動,在構圖中強化枝葉的奇妙穿插,淡墨粗竹疏葉與濃墨細竹相互映襯,并通過濃淡枝葉交叉,重疊處,再施墨色,加上淡墨細枝的延伸、分割,襯出濃墨枝葉的厚重與明快,從而把翠竹的颯爽活脫脫展現出來。這幅畫竹葉呈迎風飛翔之姿,葉尖下垂,重心向上,有驚險之美。為減緩重心過高,巧妙地將竹枝連綴竹葉,不失平衡之美。

    孫傳成上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農民畫和版畫的學習與創作,三十多年來,無論職業有何變化,他對“竹”的偏愛卻使終不渝,觀竹、畫竹已成為他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數以萬次的寫生習練,竹已融入孫傳成的精神。他不斷探索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對傳統繪畫元素進行發掘與重構,通過主觀表達,幻化出多維的意境,必將把竹畫演繹得更加精妙。高 峰(原標題:虛心勁節見高風)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2013-11-07)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