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版“石敢當”——五代猛將
宋金之際,“石敢當”信仰發生了一次轉變——由一方靈石逐漸人格化,最后變成一位威靈赫赫的“石將軍”。“石將軍”的形象據說來自五代時的石敢。清《泰山志》卷十九引元陶宗儀《說郛》“石敢當”條云:“凡陽宅沖處,率樹小碣曰‘泰山石敢當’”。石敢,乃五代時勇士。“石敢”與靈石“石敢當”,由于名字相似,在民間傳說中合二為一,“石敢當”成為“石將軍”。
懸壺濟世版“石敢當”——“石大夫”
“石敢當”信仰到了明清時期,又發生了一次重要演變,即從“石敢當”演變為“石大夫”。民間傳說石敢當是一位醫術很高明的針灸先生,他的家就住在泰山上,因此人人都叫他泰山石敢當。近年有學者在泰山東麓祝山獲見一方題為《石大夫廟敘》的清代碑石,可謂填補了這一史料空缺。《廟敘》里詳細記述了一則神人之間“富貴不易交”的感人故事,其中的“石大夫” 先以“五尺童”出場,再以章邱山靈石現身,其療病的靈奇被演繹得神乎其神。
真人版“石敢當”——“石將軍像”
除了史書的記載和民間流傳外,1985年夏,在泰安市區以南30里的舊縣村(即漢唐博城舊治)南,發現了一個真人版“石將軍”。當地的村民都稱石像叫“石人老爺”,說“石人老爺”醫術高超,還能防災避邪,出門前拜祭一番,就會保佑你平安。這些說法,同流傳在泰山附近“鎮百鬼、厭災殃”的石敢當傳說十分接近。因此有研究者推測,這座石人造像——“石將軍”很可能便是泰山石敢當的原始形象。
廣東版“石敢當”——護官使者
康熙年間,廣東徐文縣幾任知縣都到任不幾日就先后死在公座上。某黃知縣知道這件事,攜一風水先生一同赴任。先生查明是本縣一座寶塔的影子落在了縣太爺的公座之上,諸官都應為不能經受寶塔的壓力而死。知道原因后他就在縣衙前立石碑,刻上“泰山石敢當”五個字,意思是泰山之力可敵寶塔。從此一帆風順。(原標題:民間傳說 泰山石敢當是石大夫還是石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