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孔子提倡“見義勇為”:是對執政者的要求

2014/2/17 14:55:18 點擊數: 【字體:

  孔子《論語》中說“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意思是不該祭祀的那個鬼,卻祭祀它,叫做諂媚;發現大義所在而理當有所作為的事,卻無所作為,叫做沒有勇氣。不少學者認為這是兩個小節,彼此沒有多少聯系。有學者做過一些合二為一的嘗試,總歸覺得比較牽強。錢穆《論語新解》說:“本章連舉兩事,若不倫類,然皆直指人心。蓋社會種種不道與菲義,皆由人心病痛中來,如諂與無勇皆是。孔門重仁,乃心教最要綱領。”錢穆從“心教”角度說,似有發明。但是一部《論語》,哪一句不是“直指人心”呢?果真應當這樣理解,那么一部《論語》,也就成為一小節,又何必分章分節呢?

  讀陸龜蒙《野廟碑》,有個發現。重讀十遍以上,覺得陸龜蒙是真正弄清楚了“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與“見義不為,無勇也”兩句之間的關系,《野廟碑》就是闡釋這兩句之間關系的一篇杰作。《野廟碑》從“碑者,悲也”起筆,看起來針砭的是“甌越間好事鬼,山椒水濱多淫祀”,諷刺的是“其廟貌有雄而毅、黝而碩者,則曰將軍;有溫而愿、哲而少者,則曰某郎”之類的木雕土偶,無非就是“非其鬼而祭之,諂也”的主旨——可惜不是,至少不完全是。等你讀到“今之雄毅而碩者有之,溫愿而少者有之,升階級、坐堂筵,耳弦匏口、梁肉載車、馬擁徒隸者,皆是也”之際,不難發現,陸龜蒙矛頭所指,其實是那些現實生活中“竊吾君之祿位”之人,陸龜蒙稱其“乃纓弁言語之土木”。他們“平居無事,指為賢良;一旦有大夫之憂,當報國之日,則佪撓脆怯,顛躓竄踣,乞為囚虜之不暇”,這種表現,不正是“見義不為,無勇也”的真實寫照嗎?

  孔子的這句“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在《論語》中編排在《為政》篇之末。應該說,這不是無心之舉。孔子提倡“為政以德”,強調提高執政者個人素質,更注重培養革新社會政治的新人。作為執政者,既要有“見義勇為”的敏感,更要有“見義勇為”的勇氣。否則,缺少政治敏感,缺失政治智慧,缺乏政治勇氣,無所作為,尸位素餐,“為政以德”就必然只是一句口號。

  由此可見,孔子提倡“見義勇為”,主要不是對民眾作一般號召,而是對執政者個人政治素質提出的一種具體要求。后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見義勇為”似乎成為專門賦予普通民眾的一種“專利”,一種“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的壯舉。這誠然是好事。可對國家與民眾來說,僅這樣遠遠不夠。陳舜俞《都官集》卷六有一篇《說義》,說當時官場之所以缺失“養民之義”“任賢之義”“教刑之義”“財賦之義”“甲兵之義”,就是因為官場無人能夠“見義勇為”,許多人已經缺失“見義勇為”的品格與素質。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這種教訓,何其深刻。

  徐三重《信古余論》卷四釋“見義不為,無勇也”,有一句妙語:“‘為’固當‘勇’,‘見’亦須真,故學以精‘義’為先。”這句話,天下“為政以德”的官員應該把它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王向東(原標題:孔子提倡“見義勇為”:是對執政者的要求)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人民日報(2014-02-17)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