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唐詩里的大漠

2014/2/19 14:16:04 點擊數: 【字體: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少時初識的大漠。詩如巨幅,讓我領悟什么是氣韻高遠。后來,讀過現代人描寫沙漠的詩作,雖絢麗多彩,但不像令人目醉心神生翼。唐詩里的大漠,呈現著千年不蝕的風光,記載著歷史的悲壯進程。

    我喜歡岑參的“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岑參兩赴邊塞任職,一腔報國氣概,滿懷不畏艱難精神。故詩中氣勢雄偉,造意新奇,風格峭拔,情辭慷慨。岑參的大漠,有著奇景風光,更有著戍邊將士燃燒的激情。我喜歡王昌齡的“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大漠無垠,荒涼無邊,滿目肅殺,嚴酷荒涼。但是,唐代的將士,就在這種環境中實現著報效國家的宏愿。他們枕戈待旦,穿甲而寐,握劍而夢,他們踏雪而行,卷塵挾風,馬踏殘月……這是何等的英勇和忠誠。又是一種怎樣的大漠風光。

    唐代詩人崇尚從戎報國。唐初詩人就唱出了“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豪情。棄筆從戎,開疆拓土,建功立業,是他們堅定的理想。于是,就有了詩人與邊塞大漠的結緣,就有了穿越千年的大漠風光。在這些詩里,黃沙、黃河、北風、白雪、冰川、孤城、沙丘、戰爭……繪成了雄偉奇特的景象。“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 “平沙萬里余,飛鳥宿何處。”(王昌齡)“大漠風沙里,長城雨雪邊。”(高適)“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萬仞山。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誓不還。”(王昌齡)黃沙滿天,冰川千尺,黃河滔滔,萬仞高山,雪峰刺天,樓蘭決戰……詩人以奇崛的語言潑墨的技法,繪出了真實的邊塞大漠:蕭瑟中有著激昂,冷峻中有著熾熱,荒涼中有著蔥蘢,搏斗中有著刀劍的鏗鏘,死寂中有著靈魂的飛動……

    唐詩里的大漠,總以厚重、苦寒、險峻表現詩人壯健的生命。大漠之上,我們總能看到詩人的影蹤,目光的追索,步履的艱難,激情的燃燒,總能看到他們荷槍執劍策馬馳騁的驍勇。“燕郊芳歲晚,殘雪凍邊城。四月青草合,遼陽春水生。胡人正牧馬,漢將日征兵。露重寶刀濕,沙虛金鼓鳴。寒衣著已盡,春服與誰成。寄語洛陽使,為傳邊塞情。”(崔顥)“北上登薊門,茫茫見沙漠,倚劍對風塵,慨然思衛霍。”(高適)“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李益)詩中的殘雪、薊門、寶刀金鼓、沙似雪,無不凝聚著將士愛國的誓愿和激情。

    但唐詩里的大漠也不乏溫潤之色。“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梁州。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岑參)“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北樓西望滿晴空,積水連山勝畫中。”(高適)。那彎月之下,琵琶之聲,那陽關客舍,青青柳色,那詩中感受,打濕了多少今人的情懷。詩人以敏銳的詩心與漠野風情相融,胸中意趣與盡情鋪陳相彰,有著蒼涼之美,也有著人性之美,是為大漠之上濃墨重彩的詩畫長廊。

    唐詩里的大漠之上,也演繹著民族融合的歷史。“九月天山風似刀,城南獵馬縮寒毛。將軍縱博場場勝,賭得單于貂鼠袍。”(岑參)寒風凜冽中戍邊將領與單于賭博的場景,當是戰事平息和睦共榮的祥和吧。“玉帛朝回望帝鄉,烏孫歸去不稱王。天涯靜處無征戰,兵氣銷為日月光。”(常建)邊塞安謐祥和的生活,又說明了什么?是民族的融合還是人心的向背,是疆域的拓展還是唐朝的昌盛?這又給我們怎樣的啟示?作者:茹喜斌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鄭州日報(2014-01-14)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