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楚人卞和得玉于荊山,獻給楚王并被雕琢成和氏璧的故事流傳至今。昨日,荊山所在地?悼h宣布:歷經30多年的探尋,該縣終于發現了玉礦。
荊山有玉,這在《史記》、《韓非子》、《水經注》等文獻中均有記載,但“荊山一帶多金玉”的說法,始終缺乏有力的佐證。
?档靥幥G山主脈,全境皆山。為找到玉石,從1983年開始,該縣就有民間力量,對荊山山脈及周邊地區進行地質考察、勘探,一些企業找礦范圍覆蓋了神農架、十堰房縣、襄陽南漳等地,勘探地下深達五、六百米,甚至近千米,F已勘探出金玉、荊山綠寶、戰國紅、木紋玉等8種荊山玉。
省地質局鄂西實驗室出具的鑒定報告顯示:毛家溝巖礦為泥晶礫屑硅質巖,主要成分為石英;其成分、構造及色澤,具有玉石特質。
國土部武漢礦產資源監督檢測中心等單位的檢測報告顯示:荊山玉硬度很高,一般在8至10度之間;有的含有貴重金屬和微量元素,如黃金、針鐵等。
保康縣委、縣政府表示,支持民間開發荊山玉石文化,促進玉礦產業逐步發展壯大。(原標題:和氏璧傳說不假:四川?得覝习l現荊山玉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