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漢族傳統清明節約始于周代 距今有2500多年歷史

2014/4/4 12:02:42 點擊數: 【字體: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 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掃墓祭祖、踏青郊游是清明過節基本主題。

  ·掃墓: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到唐朝開始盛行。“柳垂阡陌雨沉沉,千里子孫趕上墳。處處青山煙火起,焚香祭拜悼先人。”反映了當今我國民間在清明節這一風俗的景象。

  ·蕩秋千: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蕩秋千不僅對健康有利,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可以鼓勵孩子們多玩。

  ·踏青: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

  ·放風箏: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里在風箏下或風箏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這個清明節,環保新方法祭祀親人

  ·鮮花:在親人、先烈墓前放上一束菊花,表達自己最淳樸的哀思。

  ·祭祀網站:打開中國文明網四川站的網站,通過“清明網上祭先烈”的入口打開鏈接,在里面輸入死去親人的姓名,然后送鮮花,寫留言。

  ·掃二維碼:將死去親人過去的影像制作成二維碼,放置于墓碑上。任何親人都可通過智能手機掃一掃,即能看見先人的容貌、聽見先人的聲音,緬懷先人的過往。(原標題:漢族傳統清明節約始于周代 距今有2500多年歷史)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華西都市報(2014-04-04)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