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傳說中的“龍門”,科舉考場的正門,考生由此門進入考場,“躍龍門”因此而來。
這一排小房子就是考場,名叫號舍,一個號舍住一個考生,考試期間吃喝拉撒睡都在里面。
科舉考試在8月,南京熱爆了。有才的學霸自制無袖細竹夏衣,很涼快,有木有?
馬上有錢今年很流行,古代考生也信這,看這小掛件,馬上有猴,馬上封侯。
這是光緒十七年江南鄉試第一場考題,是不是很難?不怕,那時考生也會打小抄,看這衣服上的蠅頭小楷寫得,嘖!嘖!
下周五即8月1日,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將對外開放。它位于夫子廟江南貢院的遺址上,明清時期,那里一度是全國最大的科舉考場,20644間號舍仍擠不下眾多趕考的江南才子,考試競爭程度甚至比剛過去的高考還激烈。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探訪發現,中國科舉博物館地下四層的主建筑已建好,像個未開啟的神秘“寶匣”。明遠樓、飛虹橋、貢院碑刻等文物古跡都保存完好。除了展陳大量文物和檔案,博物館內還設有數碼廳、電影廳及多媒體互動區,讓游客們能領略千年科舉文化、模擬古代“學霸”答題。據了解,目前已征集到文物7000余件。
記者 余樂/文 徐洋/攝
博物館像個大盒子,號舍按千字文編排
昨天上午,現代快報記者來到夫子廟貢院街上,看到一扇四柱三門的轅門,叫“龍門”,寓意高升。穿過去后,一塊石碑上刻著大字——中國科舉博物館。博物館主館很特別,是四方形的黑色建筑,上面密密麻麻刻滿字,像一只埋在地下的盒子。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露在地面上的建筑僅有0.6米高,主體都在地下,共四層展廳。
歷史上,從龍門直到明遠樓全是成排的號舍,一眼望不到頭,共20644間,一個號舍容納一位考生。即便如此,還是容納不下全部考生,貢院最終從矩形擴成扇形。“主館是封存歷史的科舉制度檔案館,按照設計理念,是一個巨大的‘經盒’。”他介紹,黑色是當年號舍的主色調,能凸顯歷史滄桑和神秘感。
主館兩側重建了成排的黑瓦號舍。“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現代快報記者發現,每個號舍門口都標有一個漢字,兩側的合起來念便是千字文。“這里面的講究可大了。”工作人員介紹說,號舍是考生們白天考試、夜晚住宿的場所,按照千字文編排順序,靠近龍門東面的稱“東龍腮”,西面為“西龍腮”。“重新修建的號舍,力爭還原歷史,全按科舉文化的規矩來。”他透露,號巷還要擺上供考生喝水、走路的水缸和號燈。
主館開放后,游客領略完科舉文化走上地面,眼前便是位于中軸線盡頭的明遠樓,已經修葺一新。封疆大吏林則徐、曾國藩都曾登臨明遠樓巡考,“白天搖旗示警,夜晚舉燈求援”。如果發現考生出現騷亂、作弊,將嚴懲。民國年間,江南貢院被辟為市場,明遠樓兩側保留的近百間號舍依然完好,全進行了修繕。
古代“高考”試卷長啥樣?是否也會有考生作弊?這些都將通過展廳的高科技一一展示。
《科舉圖錄》《科舉舊影錄》以及館藏文物、史料、各地的科舉史跡,都將以圖文影音的方式呈現給游客。“展廳內設有三面互動的媒體墻。”一名施工人員告訴記者,屆時,游客們坐在多人共玩的互動桌上,看著正前方的應試墻進行搶答,感受古代“高考”的激烈競爭。
除了多媒體互動,還有數碼廳和電影廳。數碼廳將一張著名的《觀榜圖》進行放大,游客可以通過多種高科技與江南才子們“親密”接觸。電影廳則通過對江南貢院的輝煌歷史、科舉淵源、起始等進行介紹。專家介紹,不少素材惟妙惟肖,有年齡最大的探花商衍鎏、坐在“糞號”上被熏得頭暈眼花無法應試的才子等。
將設數碼廳、電影廳和多媒體互動區
已經征集到7300多件文物
據了解,下月開放的部分場館包括博物館地下一層,地面上明遠樓、至公堂、號舍、碑刻及南苑的魁光閣等,含11個展廳。
明遠樓、飛虹橋和貢院碑刻,是江南貢院遺址上的文物古跡。目前三者保存完好。秦淮區文物局還通過各種方式,征集文物7300余件,包括殿試卷等各類試卷、狀元進士匾額、木雕、石刻、器具以及反映科舉考試制度的各類憑證、武舉石等。
那時的“高考”考場里沒空調,但考生自備無袖細竹夏衣,這次征集的文物中就有一件。一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這件竹質上衣看上去很輕盈,竹纖維又薄又細,像個坎肩一樣披在身上。“鄉試又叫秋闈,在8月舉行。”他介紹,南京夏天酷熱難當,屢屢有考生中暑、甚至熱死的現象,“有了這個避暑神器,就像坐在空調間一樣。”
還有“兄弟同榜進士匾”。系清光緒三年,朝廷為會試進士冷在中、冷春魁立的牌匾,彰顯一門兄弟同年及第之喜。
青奧后,飛虹橋和明遠樓將前后貫通
夫子廟地區的中國科舉博物館,東至平江府路、南至貢院街、西至金陵西路、北至建康路,總占地面積約6.63公頃。
按照規劃,一期工程為明遠樓以南、以西部分,占地2.75公頃,規劃建筑面積9.2萬平方米,主要是修繕保護部分號舍和明遠樓等遺存,建設科舉博物館主體和必要的配套設施。二期工程為明遠樓以北、以東部分,占地3.88公頃,主要是修繕飛虹橋,打通江南貢院歷史軸線,以及進一步建設文化旅游配套設施。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到南京市中醫院進行探訪,飛虹橋仍在,醫院也正常營業。飛虹橋以北,以前是閱卷官員的辦公地點,貢院曾立有規定,考試期間任何人不得逾越飛虹橋半步。青奧后,同在中軸線上的飛虹橋、明遠樓將前后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