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西漢孔氏后裔締造“鹽鐵專營” 生產鐮刀割不斷草

2014/8/7 11:03:36 點擊數: 【字體:

西漢孔氏后裔締造“鹽鐵專營” 生產鐮刀割不斷草

 

漢朝的鐵制品資料圖片

  據史書記載,最早提出“鹽鐵專營”的是齊國丞相管仲,而真正將“鹽鐵專營”形成國家政策的,是漢武帝。

  如今,這項政策在我國已經實施2000多年。漢武帝時期,最早成為冶鐵行業CEO的,便是孔氏后裔孔僅,他成了當時的“鐵老大”。

  河南商報記者 邢軍

  孔氏冶鐵

  孔氏遷到南陽,冶鐵是其“祖業”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孔姓委員會的孔德秋說,孔僅的祖上是魏國大梁(今開封)人。公元前225年,秦滅魏后,將大梁孔氏遷到了南陽。

  據《史記·貨殖列傳》記載,在魏國時期,孔氏就以冶鐵著稱。當時的大梁,是重要的冶鐵中心,孔氏則是其中有名的“私企代表”。

  南陽的商業和冶鐵業也很發達。漢高祖將冶鐵、采礦、煮鹽等下放給私人經營,漢文帝仍“縱民鑄錢、冶鐵、煮鹽”,南陽出現了不少靠冶鐵、煮鹽發家致富的商人。

  孔氏本來就有“祖傳”的冶鐵經驗,他們很快重操舊業。孔氏懂得商業之道,明白如何進行市場化運作,將鐵制品與農業開發相結合,產品屢屢脫銷。

  “通商賈之利,家致數千金”,當時的商人,都以孔氏為學習的榜樣,到了孔僅時,孔家已經富可敵國。

  孔僅從政

  商而優則仕,成為大農丞

  漢武帝時期,朝廷發動了對匈奴的大規模戰爭,打仗要花錢,再加上天災不斷、百姓流離,國庫里的錢很快就花光了。

  漢武帝的目光,盯向當時的土豪企業家。皇帝來借錢時,商人們一個個都變成了“鐵公雞”,頭搖得撥浪鼓一樣:“沒錢。”

  漢武帝大怒,指責商人們囤積居奇、操縱物價,斷然廢止鹽鐵自由經營,代之以國家壟斷經營的政策。

  當時,漢武帝問大農令鄭當時:這項工作交給誰去做呢?鄭當時推薦了兩個人,即山東大鹽商東郭咸陽和河南南陽冶鐵商孔僅。

  于是,孔僅蒙受圣恩,成為掌握國家經濟命脈的“大農丞”,分管冶鐵事務,武帝還給他配了個助手,名字叫桑弘羊。

  當時,漢武帝想得還是很完美的,這三個人,一個精于冶鐵、一個精于煮鹽、一個善于心計,完美三人組,一定會讓漢室國庫錢財無數。

  經營方案

  控制鹽鐵專賣,增加國庫收入

  孔僅和東郭咸陽都是商人出身,他們知道如何經商,更知道如何限制商人。

  上任后,兩位“大農丞”立即向漢武帝拿出一份方案:鹽業上,招募民眾煮鹽,由官府專賣;冶鐵業則完全由官府徹底壟斷,按規定,凡產鐵的郡里均設置鐵官,即便是不產鐵的郡里也要在縣一級設置小鐵官,鐵的冶煉和鐵器的制作與銷售,一律由鐵官負責。

  夏邑縣歷史文化研究會的王書生說,其實,這就是一種國家壟斷行為。

  不過,對食鹽的專賣做法并非孔僅等人首創,早在春秋時期,齊國的管仲就提出“官山海”。“鹽鐵專營”之后,國家的財政收入立馬大幅增長。

  在不增加稅賦的情況下,一下子可以多收入很多錢,漢武帝估計幸福得睡不著覺了。

  王書生說,孔僅等人的做法與管仲不同,在鐵業上,政府不僅控制銷售,還直接參與生產環節。

  孔僅結局

  管理混亂,因下屬營私舞弊被撤職

  可想而知,政府的這種壟斷行為,遭到了群臣非議,民間的反對聲音也很多,以至于“沮事之議,不可勝聽”。

  漢武帝可不管這個,他堅定地支持這項新政策。成效慢慢顯現,“鹽鐵專營”帶來了大量錢財,支撐了漢武帝掃平匈奴、南征兩粵、平定四川等。

  皇帝一高興,孔僅的待遇就提高了,不到三年,他就被提升為主管全國財政事務的“大農令”。

  然而,孔僅畢竟從政經驗不足,且“沒有嚴格要求自己”,犯了不該犯的錯。當時,鹽官、鐵官并不是通過考試選拔而來,而是由經營鹽鐵的大商人擔任。不少人利用職權營私舞弊,他們生產出來的鐵具價格高、質量低劣,鐮刀連草也割不斷,一時間民怨沸騰。漢武帝得知此事也很不滿,就把孔僅撤職了。孔僅后來的故事,史書上并沒有具體記載,不過,他參與設計的“鹽鐵專營”制度,卻影響了中國2000多年。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河南商報(2014-08-07)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