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動口還是動手的問題,我個人感覺,正常情況下還是不要動手。原因在于,動手一般于事無補,無非是發泄一把蠻勁罷了。
但是,我也并非百分百地反對動手。當雞對鴨講的局面出現,當胡攪蠻纏的局面出現,甚至當你遇上流氓,給他講道理而他偏偏脫褲子給你看的時候,來一次小小的肉體懲罰也并非不可以。前提是,必須有把握取勝。
在我看來,眼下動手的方式一般可以分為兩類。其一,約架;其二,決斗。
在巴爾扎克、雨果等人的筆下,我們偶爾可以看到西方人決斗的場景。首先,決斗雙方必須商定決斗的地點,然后請來見證人,以此證明大家都是謙謙君子。其次,按照慣例,發起決斗的一方要先到場,負責清理周邊的環境。至于被約的一方,則有機會選擇武器和站立的位置。——這是多么有教養的事情!
西方人的決斗讓人想到企業家的自殺。西方的有錢人一旦破產,往往會以自殺的方式解決債務問題。破產者死后,債務一了百了。這種方式,體現的是一種負責精神。他們不像某些暴發戶,騙銀行、騙地皮、損人不利己。騙局成功時牛氣烘烘,包二奶、三奶以至N奶。一旦失敗,就拍拍屁股走人、一跑了之。
決斗是文明人干的事,本身也意味著你死我活的必然結局。參與決斗的人,必須抱著視死如歸的心態。幸運者活下來了,內心未必快樂。至于不幸的人,至死也未必能夠出一口胸中的惡氣。普希金因老婆與人相好,一怒之下去與癟三決斗,留下大量的詩篇和“俄羅斯文學之父”的美譽,撒手去了。
西方人決斗,一般比較隱秘,有見證人即可,他們不會請市長或警察到現場維持秩序。與決斗相比,約架的層次要低很多,是純屬發泄的把戲。約架也談不上什么技術,蒙古力士和日本相撲,比的是耐力和技巧,拼的是個人的塊頭。至于約架,不過是叫一幫伙計到現場助威,然后互相指著鼻子臭罵一頓,之后有人起哄、有人鼻子流血罷了。
西方人決斗非常講究公平,在中世紀,如果男人決定和女人決斗,則必須遵照以下規矩:因為男女力量不平等,男人必須站在一個半人深的坑里;女子則站在平地上,可以自由挪動身體并用投石器作為武器,投石器內裝五磅石頭。
寫了這么多,我勸大家還是避免肉體上的沖突。至少,群毆絕非體面的行為。如真有發泄的需要,請選擇隱秘的地方悄無聲息地干一架,沒有必要在微博上廣而告之。如果沒有頭破血流的勇氣,則不妨選擇繼續口水戰得了!(馮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