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街道北口曾有座許士廟而得名的許士廟街位于蓮湖路中段,這條并不算長的街道卻是蓮湖區(qū)的重點保護文化街區(qū)。如今許士廟早已不復存在,許士廟街也在上世紀80年代建起了西安第一座高層建筑,但這一古色古香的名稱卻沿用至今。
曾在街道北口的許士廟當時供奉的是許由。許由相傳是許姓的始祖,他生于上古堯舜時期,堯在位時許由便帶領(lǐng)著許姓部落在如今的登封、許昌附近居住生活,后來這里就成為了許國的封地。據(jù)《西安地名文化》記載,當時堯本有打算將王位讓給許由,但許由卻一口回絕。許由認為此消息玷污了自己的雙耳,于是連忙到河邊洗耳,也因此被稱為“洗耳翁”。許士廟廟門兩旁的一副對聯(lián),“與堯帝同天日月光輝永在,祀隱士于地山川恩澤長存”,橫排匾額就是“關(guān)中三李”中的李颙親筆題詞的。
到明朝時,西安有位官員看透了名利場上的勾心斗角,辭官后便在如今的許士廟街命人修建了許隱士廟。清代,不少看不慣官場黑暗的名人都到此處參拜,一時間廟宇香火旺盛。解放后許士廟倒塌,但門樓還在,直到后來修建蓮湖路時才徹底拆除。
修建蓮湖路后,原本偏僻少人的許士廟街也逐漸成了熱鬧的街區(qū),并逐漸發(fā)展為居民區(qū)。由于這一帶人口密集,所以跟隨街道改造,這里也成為了西安市第一座高層的誕生地,1986年許士廟街2號的高層最早建成,隨后幾年又先后建成兩座都為16樓的高層。 (記者 張奐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