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藝粹賞析 春夢迢遙《牡丹亭》

2014/10/8 15:15:19 點擊數: 【字體:

藝粹賞析 春夢迢遙《牡丹亭》

牡丹亭伴讀 油畫 杜璞(中國嘉德供圖)

    湯顯祖是與莎士比亞并世的戲劇名家,他的四部傳奇劇作“臨川四夢”通過紛繁多彩的夢境,展現精彩別樣的人生,其中以《牡丹亭》成就最高。湯顯祖對這部作品也甚為滿意,用他自己的話說,“一生四夢,得意處惟在《牡丹》”(王思任:《批點玉茗堂牡丹亭詞敘》)。

    《牡丹亭》傳達出一種人文追求,藝術地再現了人的自發生命力從令人窒息的氛圍中甦生覺醒的過程,因此學界多將湯顯祖與西方戲劇鼻祖莎士比亞相提并論,1959年,田漢先生為此還賦詩一首:

    杜麗如何朱麗葉,情深真已到梅根。何當麗句鎖池館,不讓莎翁在故村。

    作為一部55出的鴻篇巨制,《牡丹亭》鋪陳出杜麗娘與柳夢梅動人心弦的愛情傳奇,抨擊腐朽虛偽的封建禮教,以情反理,崇尚個性解放,突破禁欲主義,在受迫害最深的女性心間吹拂起陣陣和煦清新的春風,與明代興起的反理學思潮相為表里。湯顯祖在《作者題詞》中自敘其創作之旨: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杜麗娘為情而死,為情而生。她的死,既是當時現實社會中青年女子追求愛情的直接結果,也是超越現實壓迫的一種斗爭手段;而她的死而復生,正是湯顯祖時代“中國夢”最真實的寫照。

    湯顯祖重視文采曲意,講究詞曲優美,在音樂上吸收并靈活運用大量海鹽腔所用的曲牌,常常突破南北曲舊有格律,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蕭閑詠歌,俯仰自得,胸中魁壘,發為詞曲”(蔣士銓:《玉茗先生傳》)。《游園》(即《牡丹亭》第十出《驚夢》,昆曲演出本分為兩出,前半為《游園》,后為《驚夢》)是《牡丹亭》中最常單獨上演的一出折子戲,為杜麗娘的一段唱腔,情節雖然簡單,歌舞卻十分出色。杜麗娘“一生愛好是天然”,湯顯祖借杜麗娘之口,唱出對自然和青春的熱愛,對美好春色的驚嘆和對現實命運的感傷,“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清代錢宜評曰:“《牡丹亭》麗情之書也……此段寫后時之感,引麗情而歸之夢,最足警醒癡邈。”

    因此,《牡丹亭》甫一面世,劇壇便為之轟動,“《牡丹亭夢》一出,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沈德符:《顧曲雜言》)。戲曲演員馮小青作“冷雨幽窗不可聽,挑燈閑看《牡丹亭》,人間亦有癡于我,豈獨傷心是小青”的絕命詩;商小玲上演《牡丹亭》中“尋夢”一出時,因過分入戲而氣絕身亡。讀者俞二娘因之自傷身世,悲不自禁,竟至憔悴自殞,湯顯祖還曾為之題寫悼詩兩首。讀者金鳳鈿作為湯顯祖的超級女粉絲,居然寫了封情書給湯顯祖,“愿為才子婦”。湯顯祖收信后急忙趕往杭州,可惜金鳳鈿沒有等到這個幸福的時刻,死前,還特意囑咐家人用《牡丹亭》陪葬。

    以上種種,與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出版后的情形是何其相似乃爾。《紅樓夢》第二十三回“牡丹亭艷曲警芳心”,說林黛玉聽了這段曲子,正勾起自己的無限心事,“仔細忖度,不覺心痛神癡,眼中落淚”,脂硯齋評曰:“情小姐故以情小姐詞曲警之,恰極,當極。”在同一個夢想的感召下,杜麗娘和林黛玉心有靈犀,同聲相應,折射出《牡丹亭》超越時空的藝術魅力。

    牡丹亭畔,芍藥闌邊,“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杜麗娘在一場春夢中得到柳夢梅的“千般愛惜,萬種溫存”。夢,畢竟是夢,而非現實。然而,這樣的夢雖說是“理之所必無”,卻是“情之所必有”,且天下并不缺少這樣的追夢人。在湯顯祖看來,杜麗娘的夢想必將凝聚起強大的力量,去沖破禁錮人性的封建禮教之網羅,迎來思想解放的一抹曙光。

    湯顯祖的“四夢”中,除《牡丹亭》外,尚有《紫釵記》《邯鄲記》和《南柯記》“三夢”。明代王思任說湯顯祖的“四夢”各有所指,“《邯鄲》,仙也;《南柯》,佛也;《紫釵》,俠也;《牡丹亭》,情也”。“四夢”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通過變幻多彩的夢境,生動地描繪出湯顯祖時代的社會生活圖景,不僅是案頭、場上兩擅其美的藝術佳構,也是中國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方明鑒。

    今天,在紀念莎士比亞誕辰450周年之際,我們似乎也不應該忘卻這位與莎翁同時代的中華民族歷史上杰出的戲劇家吧。

    黃敏學(作者單位:寧波大學)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2014-10-09)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