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清朝人曾認為俄羅斯為蒙古"別種" 稱其"大鼻子撻"

2014/10/15 14:22:15 點擊數: 【字體:

  “有勃姓者居之,能通醫技。卓(即桌)上置人頭骨,似為厭勝之術也。東炕有鳩鐘,鐘形如鳩,設機引繩,則鐘鳴如鳩聲。勃也出白粥一器以饋之,味甚甘淡,與諸人輪嘗而盡。”這是道光年間來京朝鮮使者金景善《鄂羅斯館記》中的記載。

  鄂羅斯,即今俄羅斯,歷史上與中國并不接壤,后蒙古西征,治其地200余年,以后俄獨立,不斷向東擴張,始與中國往來。清人初期對其并不了解,誤以為是蒙古“別種”,因其鼻梁甚高,又呼作“大鼻子撻”。

  據《尼布楚條約》,俄國在北京始建驛館,占了朝鮮在京驛館的一部分地方,故雙方來往頗多,金景善記錄了他去俄館游玩的經歷,文中“勃姓者”,系駐館醫師波爾菲里·耶夫多基莫維奇·基里洛夫,此人醫術精妙,被乾隆重孫子奕繪贊為“秦緩”(春秋時秦國名醫),奕繪是當時北京貴族沙龍主要組織者,故基里洛夫對外名片上亦作“秦緩”。

  俄羅斯自康熙期間與清朝建立外交聯系,先后派來14班共100多名宗教人士和學子,其中四分之一死在中國,過去東直門外有“羅剎坑”,是俄人集體墓葬所在地,1900年被義和團搗毀,后清政府曾重金賠償,在原地重建。

  死亡率高,因當時來華俄人生活習慣不良,嗜酒無度,很多人死于暴飲。為增進健康水平,同時也為了向清政府高層滲透,故后期俄館內常備醫生,基里洛夫即為佼佼者,利用奕繪,他替俄國搜集了頗多情報。

  令人感興趣的是,金景善文中提到的“勃先生”的“白粥”究為何物,文中說“問其材料,則杏仁,似以杏仁作糜和糖屑而造也”。看來,它并非俄羅斯特產,而是老北京著名小吃“杏仁茶”。

  朱彝尊《食憲鴻秘》中說:“京師甜杏仁用熱水泡,加爐灰一撮,入水,侯冷,即捏去皮,用清水漂凈,再量入清水,如磨豆腐法帶水磨碎。用絹袋榨汁去渣,以汁入調、煮熟,如白糖霜熱啖。或量加個乳亦可。”杏仁茶本是民間食品,初期經營者多為回民,所謂“清晨市肆鬧喧嘩,潤肺生津味亦賒。一碗瓊漿真適口,香甜莫比杏仁茶”,杏仁茶需與油條一起食用,后漸漸被豆漿代替。

  杏仁茶有潤肺止咳功效,能緩解皮膚干燥、便秘等各種“秋燥”癥狀,尤其適宜北京氣候,分南杏仁和北杏仁兩種,潤肺美容以南杏仁為主,北杏仁多用來治療咳嗽多痰。作為養生飲品,清代時從民間進入宮廷。

  據蔡鴻生先生《俄羅斯館紀事》,基里洛夫好甜食,1936年,他在給朋友的信中曾寫道:“同伴大嚼油炸鬼,我則坐到溪邊大石頭上喝甜茶。”不過他把“油炸鬼”誤認為是“炸魚”。

  本文材料主要引自《北京地方志·人民生活志》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北京晨報(2014-10-15)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