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桃渚古城因戚繼光抗倭而聞名,建成于明朝正統八年(1443年),是當時浙江東南沿海為抗倭而設的41座衛所之一。目前,古城里還居住著360戶人家。但由于年久失修,城內的基礎設施和文物本體已較破敗。桃渚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獲悉,桃渚城被列入國家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設施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估算2350萬元,其中中央專項補助700萬元。據了解,這筆錢將全部用于對古城基礎設施的維修和環境整治。
經過近600年的風吹雨打,飽受滄桑的古城保持了古樸的原貌,是國內保存最完好的抗倭衛所。桃渚鎮黨委副書記單益波介紹,2001年,桃渚古城因其特殊的歷史文化意義,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供電、消防等基礎設施的不到位,給古城的保護留下了巨大的隱患,對古城進行維修已經迫在眉睫。
去年下半年,桃渚鎮擬定項目可研報告,今年4月正式申報國家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設施建設項目。經過半年的努力,7月初終于拿到批文。項目總投資估算為2350萬元,其中中央專項補助700萬元,地方配套資金1650萬元。按專款專用要求,這筆錢只能用于古城保護設施等方面,具體為步行道鋪裝、供電線路改造、消防設施、安防設施、給水管線等等。
“這是我們保護桃渚古城的第一步。”單益波說,今年,他們先把古城的基礎保護做好。同時,已經啟動《桃渚城文物保護規劃》修編,為今后桃渚古城的保護利用提供法律依據。下一步,還要向國家有關部門繼續申請批準對文物本體的維修許可和項目資金。
通訊員 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