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百歲圖》源于傳統錦灰堆繪畫 技藝至今為謎

2014/10/27 11:52:10 點擊數: 【字體:

  本報訊 清嘉慶道光年間,西湖邊凈慈寺有過一位名叫達受的住持。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在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三樓書畫廳開幕的一個新展,與他有關。

  展覽名叫“六舟——一位金石僧的藝術世界”。六舟,就是達受的字。在中國藝術史上,有過很多出名的和尚,六舟正是其中一位。

  清代金石學家阮元曾以“金石僧”和“九能僧”來稱呼六舟。這里的“九”,是個虛指,意為“多”。六舟多才多藝,金石、收藏、鑒定、刻竹、裝裱、鑿硯,樣樣皆精。在他一身的技藝中,最神乎其神的,要數”全形拓”。這次展覽的60多件作品,最值得一看的,就是兩件用全形拓創作的傳世之作——展廳入口右手的《剔燈圖》和展廳中部的《百歲圖》。

  什么叫全形拓?拓,就是用紙緊緊覆蓋在器物的文字、紋飾上面,然后用墨印出痕跡,又稱為“傳拓”。全形拓,是傳拓中難度最高的一種,要求拓技者熟練于素描、繪畫、裱拓、剪紙等技法,把整個器物的全形原貌,轉移到平面拓紙上。

  金石學在清代中后期發展到了頂峰,當時最有學問的人,都在研究青銅器。由于照相技術還未普及,想窺見到一件別人收藏的青銅器非常難,青銅器全形拓就這樣流行起來。

  這種絕技初創于清乾嘉年間,到今天,幾乎已經失傳, 六舟是早期全形拓的宗師。

  《剔燈圖》說的剔燈,就是像剔牙似的,用細鐵針或竹針,剔除銘文或紋飾上的銅銹。這件作品記錄了六舟剔雁足燈的故事。

  《百歲圖》,源于傳統的錦灰堆繪畫,是元代畫家錢選首創,又稱“八破”、“打翻字紙簍”,是將破碎不全的古舊書畫、拓片、古書等文房雅物,通過復雜的重疊堆積關系來構成畫面,看似雜亂無章,實則井然有序,很有三維視覺藝術的特點。因為“碎”與“歲”諧音,所以,往往具有祈禱福壽的寓意。

  《百歲圖》層層疊疊地拓了86種金石小品,包括錢幣、印章、瓦當、古磚、硯臺、石刻、銅器銘文等。據六舟自己說,拓了整整5年才得以完成這件作品,。

  關于六舟全形拓的奧秘,一直有人在做研究。有一說,他借用了燈來取器物的形狀,并輔以繪畫的方法。但這件《百歲圖》究竟是怎么拓的,還是個謎。

  本次展覽將持續三個月。明天下午2點,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三樓報告廳,本次展覽的策展人、浙江省博物館副研究館員桑椹,將為大家揭秘六舟的藝術世界。 本報記者 林梢青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錢江晚報(2014-10-27)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