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閏九月初九)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萬圣節,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今年的第二個重陽節,記者調查——
□本報記者 蔣建波
今年很特別,陽歷的節日總能與陰歷的節日相遇。西方的情人節(陽歷2月14日)恰遇元宵節(陰歷正月十五),兒童節(陽歷6月1日)碰上端午節(陰歷五月初五),教師節(陽歷9月10日)與中秋節(陰歷八月十五)僅隔一天;國慶節(陽歷10月1日)第二天就是重陽節(陰歷九月初九)。這不,西方的萬圣節(11月1日)又遇到了百年一遇的今年第二個重陽節(閏九月初九)。在這個特殊的時間,記者采訪發現,網友和市民對待這兩個節日的態度迥然不同,兩個節日當天的氣氛也千差萬別。
萬圣節:網上網下比熱鬧
不知從何時起,網絡上鋪天蓋地地為萬圣節造勢,很多電商借此機會對自己的商品進行促銷。很多網站以萬圣節為題材,打開任何一個頁面都會看到很多骷髏頭。記者試著搜索了一下某購物網站,點擊之后,該網站網頁的最上面幾乎全是為迎接萬圣節而打折的商品信息。在一家美食網站上,幾乎無一例外地為迎接萬圣節而進行打折、買一送一、進店有禮等相關促銷,力度之大,令人咋舌。
10月31日,記者走訪發現,很多大型商場張燈結彩,為即將到來的萬圣節前夜做準備。維多利摩爾城一樓的萬圣節專題活動尚未開啟,就吸引了一大批市民觀看。在萬達廣場,為了烘托萬圣節氛圍,一個個骷髏頭,一件件魔鬼衣,一盞盞南瓜燈,都被商家擺在了最顯眼的位置。
為了迎合消費者,有的商家開始售賣萬圣節的相關商品。某家蛋糕店將蛋糕全部做成了魔鬼的造型,不光博人眼球,價格也不菲。據介紹,這些蛋糕在萬圣節當天的銷量比平時高出不少。一些售賣兒童玩具的店鋪,故意將室內燈光調暗來營造氛圍。
很多幼兒園還專門為家長布置了作業:做南瓜燈。而據記者了解,所有的家長幾乎都是欣然“接任”。
今年的第二個重陽節:過的人寥寥無幾
11月1日(陰歷閏九月初九),我國的傳統佳節重陽節與萬圣節“撞衫”,然而與熱鬧紅火的西方“鬼節”比起來,傳統節日似乎被人遺忘了。
11月1日,不論是網絡上還是現實生活中,記者都很難找到有關今年第二個重陽節的消息,仿佛這個節日不存在一般。
各大電商網站很少見到和重陽節有關的話題,各商場也沒有因此節日進行促銷的消息。
記者到呼和浩特市敬老院采訪,據保安室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第二個重陽節并沒有人來探望老人。
記者走訪時發現,很多市民甚至不知道今年有兩個重陽節。對于今年的第二個重陽節,記者采訪到的人都表示不會過。而閏重陽沒人過也就罷了,可對于第一個重陽節,過的人也少之又少。尤其是一些年輕人,對于重陽節的認識遠遠不如萬圣節,更有人笑稱:“重陽節都干些啥?”
一個是西方的“鬼節”,一個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們遇到了一起,市民的對待卻天差地別。
很多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萬圣節過起來更輕松,大家都圖個高興,也不用費力費腦。而重陽節的爬山登高等活動,很多人表示懶得參與。
百年一遇雙重陽:下次在2109年出現
記者查閱萬年歷以及相關資料發現,閏月在九月的很稀少。上一次出現“閏九月”是在1832年,距今182年,而下一次出現將會在95年后的2109年,算得上是“百年等一回”。兩個重陽節相會,要在95年之后,很多人一輩子基本上只能遇到一次。
內蒙古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烏仁塔娜告訴記者:“閏九月初九也叫小重陽,難得一見。雖然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是‘過正不過閏,過前不過后’。但這是個提倡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又是一個登高望遠、陶冶情操的節日,因此很值得一過。”她說,類似遇到這種很特別、很難得見到的傳統節日,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很多人都對此遺忘甚至冷漠,這種做法應當有所警醒。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這些傳統節日也包括在內,希望能得到繼承和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