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shù)人認(rèn)為“慈母”就是慈祥的母親,其實,“慈母”最初與“慈祥”無關(guān)。
慈母,古時也指庶母。慈母一詞,較早見于《儀禮》:“慈母者,何也?傳曰:妾之無子者,妾子無母者,父命妾曰:女以為子。命子曰,女以為母。”由此可知,想要成為“慈母”,以下條件缺一不可:必須具有小妾身份;必須沒有生育(至少無男孩);丈夫必須還有妾,且這個妾恰好一命嗚呼遺留下一男孩;丈夫下令:“你把這個死了母親的孩子當(dāng)成自己的孩子養(yǎng)起來吧!”
如今,“慈母”詞義已逐漸發(fā)生變化,意為慈祥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