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鹿王本生》位于莫高窟第257窟西壁中層,繪制于北魏時期,是敦煌壁畫中繪制時間比較早的。由于年代久遠,我們現在看到的壁畫顏色比繪制當時要暗淡許多。當時,這幅壁畫應該是非常華麗的,它與石窟中其他壁畫共同構成了一個色彩繽紛并給人以強烈視覺沖擊的空間。
《鹿王本生》所繪的是佛祖前世身為九色鹿的經歷。傳說在印度恒河岸邊,有一只美麗善良的九色鹿,它是佛祖的化身。一天,九色鹿正在河邊散步,忽然聽到河里傳來凄慘的呼救聲,九色鹿不顧自身安危,縱身跳入河中,把落水人救上岸來。落水人慶幸自己的再生,感激涕零,向九色鹿頻頻叩頭道謝,九色鹿叮囑落水人不要泄露它的蹤跡,因為國王正在懸賞捉拿它。落水人滿口答應,但暗地里卻見利忘義,帶領國王的大批兵馬去捕捉九色鹿。處于重重包圍中的九色鹿向國王講述了整件事件的經過,九色鹿的講述深深地感動了國王。最終,落水人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本生故事其實是釋迦牟尼成佛前的故事,取材于古印度的寓言和傳說。在敦煌莫高窟早期壁畫中,本生故事是一個非常常見的題材,這些簡單的故事表現了當時人們質樸的善惡觀和簡單的審美情趣,很有特點。(與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