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乾隆帝曾制《盛京賦》 后在巴黎出版

2014/12/2 11:49:33 點擊數: 【字體:

  1625年,努爾哈赤把后金都城從遼陽遷到沈陽,并在城內著手修建皇宮。1634年皇太極改稱沈陽為盛京。1644年清軍入關,定都北京,盛京改為留都。乾隆八年(1743)七月初八日,乾隆帝從京師暢春園啟駕東巡,前往盛京。九月十六日至二十四日,恭謁永陵、福陵、昭陵祭祖,駐蹕盛京。十月初一日,御制《盛京賦》。次日回鑾。

  乾隆帝這篇以留都為題材的三四千字大賦,既陳述此次恭謁祖陵的宗旨、感受與經過,更寫出盛京的山川形勝,地域廣闊,物產豐饒,又追懷開國時期文武功臣,再由彰顯軍威的圍獵,延及耕桑農事,國富民殷,宮室富麗,內容十分繁富,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獻價值。當然,不足之處也很明顯,有些句子襲用前人辭賦名篇,堆砌、湊泊、雜沓、繁瑣,而且使用一些僻字,晦澀難懂。應該說,這也是賦這一文體的先天不足。

  在文學史上,《盛京賦》創造了“三個唯一”。

  一是在歷代帝王中,可能乾隆是唯一留下大賦作品的。歷代帝王中雅擅詩古文辭的數不在少,但寫賦者寥寥無幾;而作賦的人群中,除了大批的文人學士,公侯將相、帝子王孫也有很多,但皇帝作京都大賦的,大約只有乾隆一人。當然,也不能排除由文臣捉刀代筆的可能。

  二是以塞外名城為題材作賦,乾隆是唯一的。不用說都城賦了,即使描寫塞外山川風物的,在歷代文人中也十分罕見。大概只有張升的《醫巫閭山賦》和吳兆騫的《長白山賦》,僅此而已。

  三是歷代京都賦中,較早流傳海外并產生影響的,可能就是《盛京賦》了。《盛京賦》乾隆八年問世,乾隆十三年于武英殿刻三十二體篆文印制。到了乾隆三十五年(1770),法國漢學家德經教授,以長詩形式,在巴黎出版了《盛京賦》。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看到之后,興奮異常。當時他已經七十多歲,說:“我很愛乾隆的詩,柔美與慈和到處表現出來。我禁不住追問:像乾隆這樣忙的人,統治著那么大的帝國,如何還有時間來寫詩呢?”他當即寫了一首詩《致中國皇帝》,說“接受我的敬意吧,可愛的中國皇帝”。不過,他如此熱情的頌贊,乾隆皇帝卻根本沒有見到。伏爾泰無奈之下,便在致瑞典國王的書簡中道出了心中悵惘:“我曾投書中國皇帝,但直到而今,他沒有給我一點回聲。”他還把這封書簡寄送給所有與他保持聯系的外國王室、貴族朋友。這位思想家固然由于地域的隔絕,對中國帝制與皇帝產生了誤讀,但不容置疑的是,他的景仰與向往,確是發自內心的。

  賦是最具中國特色的文體之一,美學價值不容忽視。其修辭技巧、表現方法、結構形式,為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拓展了一方新的天地。儷白妃黃,摛文鋪采,使事用典,配韻調聲,表現出對藝術形式美的多方面追求。對偶帶來視覺之美,葉韻帶來聽覺之美,用典帶來含蓄之美,藻飾帶來和諧之美。

  其實,正如王國維所說,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各種文體都有其發生、發展、興盛與衰頹的歷程。近年,國內掀起一陣作賦熱潮,“名城賦”之類的作品經常載諸報端。但實事求是地說,除了部分具備賦體特征、文學性較強外,許多作品有其名而無其實。有些敷衍成篇,無非像那類既不合乎格律又缺乏文采的所謂“傳統詩”,是不具備傳誦價值的。王充閭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今晚報(2014-12-02)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