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傳統民俗活動不能簡單叫停

2015/1/28 11:56:28 點擊數: 【字體:

傳統民俗活動不能簡單叫停
 王子維  繪
 

    本報記者  夏  天

    跨年之夜的上海外灘踩踏事件發生后,上海一批正在開展或即將舉辦的大型活動被緊急叫停,其中不乏一些傳統的民俗燈會。不僅是上海,新春期間全國其他地區的一些傳統廟會、燈會也有被緊急叫停的情況發生。面對公共安全問題,傳統的民俗活動究竟應如何開展,對此記者采訪了一些地區的相關負責人、專家和民眾。

    審查力度加大

    外灘踩踏事件發生后,各地對于春節、元宵節期間即將舉辦的大型活動加大了審查力度。上海首先叫停了有20年傳統的豫園新春民俗燈會和松江方塔園元宵燈會、古猗園元宵燈會。浙江也緊接著叫停了杭州靈隱寺臘八派粥和紹興書圣故里元宵燈會,江蘇蘇州的古胥門燈會和金雞湖燈會也被取消。

    在山東,今年剛剛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遺名錄的淄博花燈會也面臨被停辦的可能。參與籌辦燈會的淄博市張店區文廣新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據市里相關會議透露的消息,今年的燈會可能不辦了。淄博花燈會從1986年恢復舉辦至今已有20多年歷史,最高紀錄有10余萬人前往參觀,至今還沒有出過任何安全問題,停辦真的很遺憾。”

    山東青島的蘿卜會起源于元代,在當地有“初九吃蘿卜咬春”的風俗,至今已有600余年的歷史。2013年青島市北區將轄區內原有的蘿卜會、元宵山會等予以整合,推出了“新春第一節”——青島蘿卜·元宵·糖球會,將山東梆子、茂腔等當地的非遺項目集中呈現給觀眾。談到今年的舉辦前景,市北區文廣新局的有關負責人表示,活動方案已經報送上級部門,其中對安保措施做了重點強調,“目前仍在等待公安部門的最后審批,今年能否舉辦尚不能確定。”

    南京秦淮燈會,最早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的南朝時期,無論是文化價值還是歷史價值,在國內眾多元宵燈會中都是首屈一指的。每年的秦淮燈會,其人流量都突破百萬人次;去年元宵節當晚,出入夫子廟賞燈的游客就有40萬之多。參與活動籌辦的南京市秦淮區非遺保護部門有關負責人說,秦淮區剛剛在去年12月獲得了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燈彩)稱號,今年秦淮燈會的舉辦基本無虞。但他同時也透露,已接到上級通知,今年燈會要加大安保力度,媒體宣傳也會低調進行。

    叫停不是好辦法

    對于今年豫園燈會停辦,上海市民徐先生遺憾地說:“以前無論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還是上海本地人,正月十五總要去豫園和生肖彩燈合個影或者逛一逛廟會、吃一吃特色茶點,如今卻只能回憶一番那熱鬧的景象了。”

    對于浙江杭州靈隱寺臘八派粥活動的取消有民眾評論:“一味地叫停,傳統文化就這樣被一步步消亡。”對于民眾的負面情緒,杭州方面做出回應,今年臘八,靈隱寺、香積寺等各大寺院雖不再在現場發放臘八粥,但會由專門渠道送給養老院、福利院,以及空巢老人、一線環衛工人和夜班交警,繼續弘揚傳統的臘八派粥文化。也有杭州市民對此表示理解:“這樣挺好,既傳承了派粥文化的仁愛、濟世精神,又不會出現以前靈隱寺為了喝粥而導致的臟亂、擁擠現象。”

    對叫停節慶廟會現象,國家非遺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烏丙安表示,公共安全不應和傳統文化發生對立,“不能因為發生了踩踏事件,就粗暴地扔掉保護傳統文化的責任。這與前些年北京因燃放鞭炮會引起火災而帶來的是否取締節慶煙花爆竹的爭議類似。踩踏事件完全可以避免,應該有秩序地做好安全防護工作。”

    在國家非遺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陳勤建看來,出現上海踩踏事件后,一些地方政府對舉辦大型活動態度謹慎,其心情可以理解,但也不能因噎廢食。“在這方面可以認真研究一下古今中外的群體活動是如何舉辦的,比如我們的燈會傳承了上千年,歷史上每次燈會幾乎都是萬人空巷。如今,一聲令下叫停,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雙管齊下推進傳承

    如何在組織好傳統民俗活動的同時做好安保工作,南京市非遺保護中心的相關人士介紹了他們舉辦秦淮燈會的經驗。每年舉辦秦淮燈會時,南京市的武警和公安部門都會抽調重兵保障賞燈群眾的安全。去年就投放了超過5000名警力維持燈會秩序,平均每20到30名觀眾就能得到一名警力的覆蓋,提高了對人群中突發事件的處理效率,今年警力投放還將得到進一步強化。此外,南京警方還通過手機信號分布數據對燈會現場和周邊區域人流量進行實時監控,預置由精銳武警戰士組成的機動力量,及時出現在人流量最密集、安全隱患最高的區域疏導人流。

    事實上,國際上許多大型娛樂活動的舉辦經驗也值得我們學習借鑒。譬如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的跨年活動,主辦方在舉辦當晚會關閉商業中心附近的地鐵口,并將廣場劃分為數個只進不出的隔離區,有效分流人群,防范踩踏隱患。

    對于傳統民俗活動的組織,烏丙安表示也應該進行相對的調整:“燈會、煙火活動,可以采取分區分片的方式進行組織。在我國古代,城市人口有限,一個地區通常只設置一個廟會、燈會活動。而今天動輒數百萬人口的大城市,還沿用古老的傳統,設置一個廟會、燈會是行不通的。事實上真正需要保護的非遺傳統并非燈會這種形式,而是各個聚落、村落家家戶戶參與節慶的生活方式,如果地方政府簡單地把它變成商業性、品牌式活動,就舍本逐末了。因此,不僅公共安全防范要做好,更要‘還節于民’,雙管齊下才能真正保護參會群眾的安全、做好非遺的傳承。”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