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古代官員退休年齡:周朝到明朝都是70歲 清朝60歲

2015/1/30 9:55:05 點擊數: 【字體:

  我國古代官員的退休年齡,從周代開始直到明代,都是70歲。到了清代,才改為60歲。《禮記·曲禮上》曰:“大夫七十而致仕。”這里的“致仕”,就是如今退休的意思。唐初名儒孔穎達疏曰:“七十曰老,在家則傳家事于子孫,在官致所掌職事于君,退還田里也。”意思是說,人到70歲就老了,在家應把家事傳給子孫,在朝應把職位還給皇帝,以讓賢者。

  秦漢沿襲周例,《西漢會要》中的丞相韋賢,七十多歲時,“以老乞骸骨”。皇帝賞賜給他百斤黃金和一處住宅,準許他退休。韋賢成了歷史上第一位退休的丞相,開了丞相退休之先河。不過,如果官員身體不好,即使不到70歲,也可以提前退休,有點類似于如今的“內退”。《東漢會要》中就記載了幾位因病離職的高級官員——“尚書鄭均以病乞骸骨,拜議郎,告歸”;“太尉鄧彪以疾乞骸骨”這個時期的退休制度已基本規范,對退休年齡和退休待遇,也都有了明確的規定。

  唐代《大唐令》明文規定:“諸職事官七十聽致仕。”但是,唐開元二十五年玄宗又下詔:“老病不堪厘務者,與(同意)致仕。”也就是說,這時的退休制度,除了“諸職官及七十,精力衰耗,例行致仕”外,對那些雖然不到退休年齡但患有疾病或者受傷的官員,也準許退休。杜甫的《旅夜抒懷》中有句曰“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其中的“老”和“病”,正是唐朝官員退休的兩個主要原因。

  宋元明各朝依然實行的是“七十而致仕”,只是對個別人、個別部門稍有例外。例如大學問家朱熹多次因老因病請求退休,都沒有得到應允。宋寧宗慶元元年“夏乞致仕不允”;過了四年“乞致仕”,仍未獲準。直到“慶元六年春二月辛酉改《大學誠意》章,甲子以疾終于正寢……享年七十有一。”看樣子,只要國家需要你,無論是病是老,都是不能退休的,哪怕是你已經到了退休年齡。

  到了清代,退休年齡一下子提前了10歲,即60歲就可以退休了,不過,文官告退,需要上級批準,拿到批準文件才可以退休。 據《西安晚報》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南京日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