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有網友通過論壇發帖稱,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第一高級中學校方不僅要求學生向孔子像下跪磕頭,還規定在校學生每天清晨5點必須起床誦讀《道德經》,不少在校學生對此怨聲載道。
5點即起,誦讀《道德經》,跪拜孔子,校方稱“做法與國家的教育理念吻合”,學生未必接受。羅校長回應新京報記者時說,學生跪拜孔子確有其事,“他們對祖宗圣賢的崇敬是油然而生的”。清晨5點,正是學生們酣睡的時候。讓他們這么早起床誦讀《道德經》,引來抱怨是肯定的。
本該是學生睡覺時間,學校卻“半夜雞叫”,把他們趕起來誦讀《道德經》,這本身就不很“道德”。學生對學校敢怒而不敢言自不待言,遷怒于孔子等圣人先賢也未可知。若如此,他們對祖宗圣賢的崇敬之情從何而來?又怎么可能“油然而生”?
引導學生多學一點傳統文化經典,很好。但教育方式的革故鼎新,須按規律辦事。違背學生身心發展和教育規律的“為學生好”,仍會事與愿違;大冷天在室外操場上組織千名學生集體跪拜孔子像,也極為不妥。
更要看到,作為一種陋習,跪拜禮早在民國初年就已從法律上廢除。別說孔子已仙逝兩千多年,即使以孔子為代表的先賢們在世,也會一切“與時遷移”,萬事“應物變化”,即今人所說的與時俱進、求真務實。而對于寒風中的集體跪拜這樣的事,以心存仁善、慈悲為懷著稱于世的孔老夫子,更會于心不忍。
當今社會正走向現代文明,沿襲跪拜之禮,實無必要。讓學生敬畏經典文化,尊重圣人先賢,也當以進步、文明的方式。將跪拜定為中學生每天必行的規定動作,是教育觀念的倒退,實不可取。
□印榮生(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