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新老杭州人都知道紅門局吧?它的前身其實是杭州織造局,只是后來建筑沒有保存下來,但地名留下了。杭州絲綢文化的遺產杭羅也是非常珍貴的。”這幾天,位于杭州天城路68號萬事利大廈內的萬事利絲綢文化博物館剛剛開館,參觀者在這個1700平方米的展廳細細逛逛,還真能品出不少味來。
中國皇帝的衣服、清代文武官員絲綢官補全系列、法國人帶來的世界第一套絲綢教科書,在絲綢文化博物館里都能找到。“賈寶玉的孔雀裘怎么做的?那叫真絲孔雀線,是用孔雀的羽毛和真絲編織在一起做成的,這樣織造的衣服有一種天然的光澤。”現場的講解員介紹,而玻璃展柜中孔雀羽毛和真絲孔雀線清晰可見。“這件是同治皇帝夏天穿的衣服,很輕薄,是生絲材質的,我們耗重資從日本一個藏家手中買來。這件衣服有一面因為長期受到光的照射,有些褪色,所以你們會發現衣服兩面的顏色不一樣。”在展廳中間的玻璃柜中,幾件歷代皇帝的衣服尤為醒目,其中乾隆的十二章龍袍雖然為一比一仿制品,但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古代絲綢工藝的精湛。
這里陳列的當代文物超過1000件,其中近代文物400多件,主要包括清代宮廷刺繡服飾、明清民間刺繡服飾,各種刺繡配飾及小件、現代刺繡精品以及現代緙絲精品。當代文物即為萬事利建廠以來各個時期的文物,大約為600多件。博物館中時而還會有人現場織繡,可以上前一探究竟,當然還有換換口味的好去處——4D交互媒體演繹秀,在一個封閉的空間中找一張凳子坐下,展覽逛累了就當看看大片,絲綢的歷史盡在其中。
曹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