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馬年即將過去,乙未羊年正向我們招手。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羊。
羊伴隨人類的時間之久遠(yuǎn)、與人關(guān)系之密切,的確值得大書特書。因其形體適中,攻擊力差,對人幾乎毫無威脅,不似豺狼虎豹之兇猛令人毛骨悚然,于是便成最理想的狩獵目標(biāo)之一。又因其食之者草,產(chǎn)出者奶、肉、毛、皮,加之其性格溫順,易于馴服,故而成為人類最早飼養(yǎng)的動物。古人以“馬牛羊雞犬豕”為六畜,羊“榜”上有名,且位居前列。足以說明其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羊可承載藝術(shù)。由于其很早便走入人類視野,因而在早期原始文化遺存中活靈活現(xiàn),犖犖大觀。斑駁的巖畫中,有它們壯碩的身影;陶器的圖案里,有它們美麗的面容;從商代的“四羊方樽”“三羊銅罍”,到漢代的“羊型銅燈”、唐代的“三彩陶羊”,直至當(dāng)今的年畫、剪紙等各種民間工藝品,羊的各種形象隨處可見,給世世代代的人們帶來了莫大的審美享受,成為人們生活內(nèi)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羊可喻意美好。“羊大為美”的釋義在漢字文化中影響深遠(yuǎn),乃古人實用主義審美傾向的生動體現(xiàn)。雖然后世對“美”字的這種解釋不能完全認(rèn)同,但是羊兒那綽約、溫婉的形象也確可象征溫良優(yōu)雅的品格和氣質(zhì)。
羊可充作美食。“魚”“羊”結(jié)合便成“鮮”,折射出古人口福不淺,羊肉之鮮美,不禁讓我等垂涎欲滴。
“羊”字孕育文化。古人以象形之法造出“羊”字,又因之大展其用。《漢字大字典》中,以“羊”為部首的漢字竟多達(dá)204個,充分說明其對先民生活影響力的巨大。不知不覺中,羊的影響已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目不暇接。
羊曾陪伴英雄。據(jù)《漢書·蘇武傳》,漢中郎將蘇武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匈奴單于背漢妄為,扣留蘇武并遣其牧羝羊(公羊)于北海之濱,并揚(yáng)言“羝乳乃得歸”。蘇武與羊群為伴,手執(zhí)漢節(jié),餓吞草籽,渴飲雪水,而不辱使命。直至19年后單于回心轉(zhuǎn)意,蘇武才得返長安,受封典屬國,留下千古佳話。
羊可啟發(fā)智慧。據(jù)《戰(zhàn)國策·楚策四》載,楚懷王聽信張儀花言巧語,入秦而被囚禁。襄王即位,不思進(jìn)取。良臣莊辛進(jìn)言而不納,便避走于趙。不久,郢都被秦所據(jù)。襄王悔,尋見莊辛。莊辛用“亡羊補(bǔ)牢,未為遲也”來鼓勵襄王應(yīng)重整旗鼓,卷土重來。用于此處,既通俗易懂,又言簡意賅。
羊可象征安泰。古語有“三羊開泰”之說。考“三羊開泰”本應(yīng)作“三陽開泰”,最早出自《易經(jīng)》。《易經(jīng)》以十一月為復(fù)卦,一陽生于下;十二月為臨卦,二陽生于下;正月為泰卦,三陽生于下。指冬去春來,陰消陽長,是吉利之象征。對“三陽開泰”的另一種解釋為:11月冬至日的白晝最短,其后則白晝漸長。古人以為此乃陰氣漸去而陽氣始生,所以稱冬至一陽生,12月二陽生,正月三陽開泰。因此,舊時常用作新年起始的祝愿之辭。而“羊”與“陽”同音,久之便訛為“三羊開泰”。后人附會出“三只大角羊聚立于一處”之特定造型,成為婦孺皆知的吉亨之象。
羊可體現(xiàn)正義。因羊在古人心目中擁有的正直、美好形象,久之便將其神話為正義的象征。據(jù)王充《論衡·是應(yīng)》,唐堯之臣皋陶治獄,輔以獨角之羊。此羊?qū)ο臃?ldquo;有罪則觸,無罪則不觸”,極為靈驗。至戰(zhàn)國時,秦楚等國御史、獄吏等執(zhí)法者皆著帶有獨角神羊圖案之冠服,以示莊嚴(yán)神圣。此獨角羊名“獬豸”,作為秉公執(zhí)法的象征,其形象一直用作歷代執(zhí)法者官服圖案,直至清末。
羊性素喜清潔。羊愿居于干燥整潔之處,饑餐青草,渴飲清泉,潔身自好,遠(yuǎn)離污穢。不像某些畜類,終日嬉戲于泥淖之中,飲溺餐矢,藏污納垢,顧盼自得,不以為恥。
羊雖嫻靜優(yōu)雅,人見人愛,卻亦小有缺憾,即反抗性弱,欠缺些斗爭精神。即使是被宰殺,亦只低吟一聲,便引頸就戮。頗不似豬,雖不能逃命,卻愿引吭高“歌”,盡其所能,聲嘶力竭,氣沖霄漢。豬羊相異至此,其中必有緣由。據(jù)民間傳說,豬、羊皆因被人宰殺而心中不平,且萌生與老天爺討還公道之念。羊動作輕盈,腳下生風(fēng),先得接見。上蒼聽罷莞爾笑曰:“豬羊豬羊你莫怪,你是人間一道菜。爾等終日無所事事,專靠人類飼養(yǎng),卻不許人類食爾等之肉,則要爾等何用?爾等應(yīng)予理解,泰然處之,不必再勞前來。”羊聞此言,雖仍感悲哀,但思來想去,卻覺合乎情理。無可奈何之余,只得打道回府。遇胖豬于途中,只見其氣喘吁吁,步履維艱。羊轉(zhuǎn)達(dá)其言。豬心中忿忿,仍覺不公。羊?qū)⑵鋸?qiáng)拉硬拽,拖回住處。此后,羊面對屠刀只有嘆息;而豬因思想不通,便大喊大叫,直至氣絕。由此看來,羊之品性似有軟弱的一面,但反觀之,亦可視為負(fù)重隱忍的勇敢與擔(dān)當(dāng)。
或許是受源遠(yuǎn)流長、家喻戶曉的生肖文化之影響,國人中對羊年持偏見者頗不乏其人,認(rèn)為羊年生子命運(yùn)不佳,以致馬年之尾,產(chǎn)婦云集;更有甚者,竟不惜提前剖腹,以避其子生于羊年。此舉不僅從科學(xué)角度而言毫無根據(jù),且就文化傳統(tǒng)而論亦屬無稽,真正是自尋煩惱。
冬去春來,周而復(fù)始,十二年一循環(huán),直至地老天荒。歲月不居,人生苦短。值此歲末年初,我們應(yīng)念馬之崇德,揚(yáng)羊之至善,厚德載物,自強(qiáng)不息,為追求美好明天而戮力同心,發(fā)奮進(jìn)取!作者:邸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