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張良娟)2月25日,農歷正月初七,一年一度的“人日游草堂”祭祀活動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舉行。四川省杜甫學會專家學者及眾多群眾齊聚草堂,祭拜先賢緬懷詩圣。
上午10點,在盛裝儀仗的帶領下,莊嚴肅穆的祭祀隊伍手持梅枝緩緩走向大雅堂。一聲雄渾的銅鑼響過,伴隨震撼悠揚的古樂,主祭人神情肅穆,儀態莊重地進行凈手、奠帛、敬獻梅枝、誦讀祭文等環節。隨后,現場的全體人員在司儀的唱禮聲中向詩人塑像三鞠躬,以表達對詩圣杜甫的深深敬意。
祭拜儀式結束后,“人日游草堂”活動的另一個重要環節“草堂唱和”詩會也精彩上演。草堂小學的孩子們用舞臺劇《于禮于彬 謙謙君子》展現中華“禮儀之邦”的文化傳統。來自江油李白紀念館、崇州陸游祠、眉山三蘇祠、望江樓薛濤紀念館等蜀地詩人博物館的代表,也都登臺用詩歌唱和,為現場觀眾獻上了一臺精彩的新春詩會。
傳說女媧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后,于第7天(正月初七)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從漢朝開始,我國開始有人日節俗。從清代開始,成都市民春節期間相攜至杜甫草堂吟唱杜詩、賞梅祈福。之后一度中斷,1992年,杜甫草堂博物館恢復了“人日游草堂”的民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