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古代銅鏡曾是“官方奢侈品” 唐宋時才開始平民化

2015/5/19 15:58:48 點擊數(shù): 【字體:



古代銅鏡曾是“官方奢侈品” 唐宋時才開始平民化

  工作人員現(xiàn)場演繹“對鏡理紅妝”的場景,吸引了不少游客 記者 尚洪濤 攝

  本報訊 (記者 孫歡) 昨日,西安博物院主辦了“清冶銅華,光耀長安”院藏銅鏡精品展,讓古城市民感受到“中國鏡”四千多年的發(fā)展變遷。此次展覽展出的113件(組)銅鏡中,有八成是首度面見西安市民。

  曾是“官方奢侈品”

  從夏代銅鏡出現(xiàn)之后長達4000多年的時間里,銅鏡一直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具。西安博物院藏品保管部伏海翔部長告訴記者,此次展覽的銅鏡由西安博物院典藏的4000多面銅鏡中精選而出,貫穿銅鏡發(fā)展史。

  據(jù)介紹,銅鏡產(chǎn)生早期,因為造價較高和制造限制,只有皇宮貴族才可以使用,直到唐宋時期,銅鏡才開始平民化。而這,也從一個有趣的細節(jié)能看出來,“在唐宋之前,基本沒有帶手柄的鏡子,因為照鏡子的人地位都比較高,有專人幫他(她)舉著鏡子。而唐宋以后,由于鏡子開始在平民中使用,人們往往需要自己拿著鏡子,因此漸漸出現(xiàn)了帶‘把’的鏡子。”

  唐鏡映照絲路繁華

  此外,不同時期的銅鏡,背面雕刻的紋飾也包羅萬象,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鏡子在發(fā)展中,也不斷融合著“外來文化”,最典型的,就是盛行于唐的“瑞獸葡萄鏡”。博物院藏品保管部工作人員楊宏毅說,瑞獸紋是中國古代十分多見的傳統(tǒng)紋飾,葡萄紋則來自西域,由于唐朝以開放的心態(tài)吸收著世界各地的文化,西域的文化藝術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原。中國工匠們在制鏡時,將瑞獸紋飾與西域傳入的葡萄紋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了活潑、開放、富于變化和具有神秘色彩的裝飾圖案,“這也成為盛世唐朝對外文化交流空前、絲路繁華的實證。”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西安晚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網(wǎng) 族譜錄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梨園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剪紙皮影網(wǎng) 中國國家藝術網(wǎng)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