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功臣像”領銜
乾隆宮廷珍藏畫作首次集體亮相
本報訊 (記者 邢虹) 昨天下午,南京十竹齋藝術品投資有限公司攜手保利拍賣,推出保利十周年春拍精品金陵品鑒會。品鑒會上,一批乾隆宮廷珍藏繪畫首次集體來寧亮相。這些估價數億元的清宮舊藏,尤以乾隆《御筆平定臺灣二十功臣像贊》最為矚目。
自稱為“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為宣揚其“十全武功”,每次征戰(zhàn)凱旋歸來,都下令為功臣繪制畫像。《御筆平定臺灣二十功臣像贊》全長1060.5厘米,開篇是序,后接宮廷畫家賈全繪制平定臺灣二十功臣畫像,每一畫像右側乾隆御筆親題行書四言詩評贊一首。其中所繪人像大都未見流傳,如名臣和珅、董誥、李侍堯等人的畫像,這對于歷史文化無疑是一個重大的補充資料。
此作原藏于位于中南海瀛臺的“春耦齋”,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占北京,中南海為德軍駐軍之地,中南海與瀛臺“春耦齋”所藏文物,基本上被德軍洗劫一空。原藏“春耦齋”的43件書畫離開了故地,其中就包含這件《御筆平定臺灣二十功臣像贊》。這幅畫作后經旅行家及政治家莫理循舊藏,如今又回到中國,下個月將亮相保利春拍,底價5000萬元,業(yè)界預測至少能拍到上億元。
這批乾隆宮廷珍藏繪畫還包括文徵明《夏山觀瀑圖》、戴進《柳蔭看山圖軸》、文嘉《幽壑訪友》、丁觀鵬《蕭翼賺蘭亭》、倪禹功藏明清扇面等精品。
清朝文人拿畫作當“朋友圈”
清朝時候也有“朋友圈”——文人雅士愛通過畫作唱和,誰畫了一幅畫,大家就爭相去寫題跋,相當于現(xiàn)在的點贊、評論。
清朝畫家朱鶴年作了一幅《祭硯圖》,朋友們紛紛動筆寫題跋開始評論。這些朋友里既有著名書法家翁方綱、伊秉綬,也有劉墉這樣的高官,甚至還包括韓國書畫大師金正喜。
吳廷棨的《宵舟拯溺圖卷》畫面很簡單,有位女子掉下河,有船去救了她。跟在后面評論和點贊的人包括廖炳奎、錢時雍、孫星衍、杜南棠、吳紹浣、劉大觀、姚元之等。
本報記者 邢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