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外戚庾亮步步緊逼 地方“軍閥”蘇峻舉兵造反
2015/7/6 10:46:34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324年,王敦之亂被平定;僅僅過了三年,327年,東晉又發生蘇峻叛亂。對于脆弱的建康來說,曾經的傷痕還沒有彌合,又來一刀直刺胸口,低頭看到了晃動的刀柄、噴涌的鮮血。
與志在天下的王敦相比,蘇峻是個土匪氣十足的軍閥。殺人放火是他的特長,獨霸一方是他的理想,謀反是走投無路下的狗急跳墻。拿著一把刀,在后面瘋狂追趕的人就是庾亮。
蘇峻和庾亮翻臉
平定王敦之亂時,蘇峻立了大功,被任命為歷陽(今安徽和縣)內史(和太守平級),相當于市級干部。擁有精兵一萬人,武器裝備十分精良,屬于王牌師的配置,是東晉在江北抵御匈奴的一道堅固的屏障。
蘇峻本人兇悍好戰,手下也是一幫要錢不要命的流民。明帝為了剿滅王敦,不得已借用這支“雇傭兵”,但留下了深深的隱患。
蘇峻本來是個“土鱉”,山溝溝里出來的“寨主”,帶有一點自卑心理。但在建康危難時,他拍馬趕到,絕殺救主,才知道神圣的京師骨子里是多么脆弱和空虛。
當他兵返歷陽后,頭上多了一道“功臣”的光環,更加驕橫狂妄。老子是立過大功的,就是這塊地盤上“土皇帝”,朝廷里的哪個龜孫子也別來動他心思。什么忠孝廉恥、仁義道德都去他娘的。手上有桿槍、腳底有塊地、嘴里有肉吃、懷中有女人,就足夠了。
一些朝廷要犯、亡命之徒,為了躲過政府的追捕,都逃到他這里。在蘇峻眼中,都是一個個江湖好漢啊,我的好哥們,全部收攏,也不上報朝廷。
他養的人越來越多,軍隊越來越龐大,費用從哪里來呢?蘇峻的理由自認為光明正大:我是國家的看門狗,朝廷當然要出軍費。
中央一開始還能容忍他,但蘇峻的胃口越來越大,建康運往歷陽的貨船連綿不斷。只要稍有遲緩,蘇峻就寫信痛罵主管的大臣,言辭相當囂張。
庾亮是要一統天下的,哪能容得了這種“刺頭”。心里早就憋著火,終于一件事點燃了滿腔憤怒。
司馬宗被庾亮殺掉后,有個部下叫卞闡,混亂中逃跑。無路可走,知道蘇峻那里是安全的港灣。于是跑到歷陽,在蘇峻的庇護下躲了起來。
庾亮得到消息后,命令蘇峻交人,蘇峻甩都不甩。庾亮大恨:媽的,這是養虎成患,一定要收拾他。
大臣反對庾亮動手
此時溫嶠出鎮江州刺史,防守建康西邊;庾亮又讓弟弟庾冰任吳國(吳郡、今蘇州)內史,鎮守三吳地區;駐守淮北的郭默聽命于庾亮。
明帝時,王舒任湘州刺史,庾亮把他調到中央。此時,又任他為會稽(今浙江紹興)內史。這其中也有王導的運作,因為他已經感覺到空中沉沉的黑云飄來。能有一個王家的人任地方大員,而且遠離建康,一旦有變,可以當作最后的避難所。
這樣,東西南北圍成一圈,拱衛京師。庾亮又拉攏了江東大族,同時修石頭城加強防備。
一套完整的準備動作完成,庾亮認為建康的防守已密不透風,無懈可擊。決定撕破臉皮,給蘇峻點顏色看看,建議征他到建康做官。
王導本來就不喜歡“折騰”,說:蘇峻猜疑陰險,肯定不會奉詔前來,不如暫且容忍他。
庾亮不理會,在朝中征求意見,大多數人反對,但不敢辯駁他。溫嶠聽到消息后,接二連三寫信勸他收手,庾亮不聽。
蘇峻聽到消息后,趕緊派人到建康去,說:如果朝廷讓我討伐胡人,不論遠近,我都義無反顧;如果讓我到朝廷做官,我是不會答應的。
庾亮不同意。
蘇峻無路可退決定謀反
327年,朝廷下詔書,先是把蘇峻大大地表揚了一番,稱他勞苦功高;接著通知他回建康,任他為無兵權的大司農(管理國家倉庫),加散騎常侍(國家顧問)。命令他的弟弟蘇逸代替他統領軍隊。
蘇峻上表說:以前明帝親自拉著我的手,命令我北上討胡。現在中原還沒有平定,我怎么能夠回去呢?我請求讓我到青州的一個小郡去,我繼續為朝廷效力,抗擊北方的敵人。
庾亮再次拒絕。
蘇峻手下的人勸他:你想到偏遠小鎮朝廷都不答應,你恐怕是沒有活路了。
蘇峻于是就不動身,庾亮派人不停地催促。
蘇峻終于憤怒,失去理智。對來使說:朝廷既然說我反,我就肯定活不了。我寧可站在山頭遙望監獄,也不愿意蹲在監獄遙望山頭。以前國家危如累卵,不是我就不能渡過危機。現在兔死狗烹,想要殺我了吧。不過對那些要害死我的人,我當以死相報。
既然是死路一條,不如造反。
祖約對庾亮恨之入骨
蘇峻是打仗出身,政治上沒理想,軍事上并不含糊。他估量了自己的實力,沒有十足把握。放眼北方,他找到了盟軍祖約。
祖約對庾亮早已恨之入骨,正在等待機會。
326年時,后趙石聰進攻壽春(今安徽壽縣),祖約多次向朝廷求援,庾亮拒不發兵。在庾亮看來,京師的兵力本來就不足,根本救不了。
但在祖約看來,庾亮是見死不救。或者說是借刀殺人,想借匈奴兵除掉他。
石聰被蘇峻所派的大將韓晃擊退,因此他認為蘇峻是“好兄弟”。
等到石聰回北方后,朝廷商議在涂水(今滁水)建一個大壩。不得已的時候,毀掉大壩,讓河水泛濫阻止匈奴兵的進攻。但是一旦淹沒,壽春在河水北面。祖約一聽這個計劃,憤怒至極,說:這是朝廷不顧我的生死,想拋棄我啊。
庾亮后來也覺得做得過分,派人去慰問祖約。但祖約見到來使,當面大罵朝廷。
此時,蘇峻約他一同起兵,祖約立即派侄兒、小舅子領兵和蘇峻會合。
祖約軍中也有個算命大師叫戴洋,他個子矮,又長得丑。名氣不及郭璞,但也算準了許多大事。他勸祖約:蘇峻必敗,但初起時無人可擋。你可以表面上和他聯合,內部戒嚴,等待變化。
祖約不聽。
兩支叛軍都很強悍,但建康并沒有致命的破綻。然而庾亮是失誤連連,讓人扼腕嘆息。懂他的人明白他是愚蠢,不懂他的人以為他是內奸。
揚子晚報記者 楊民仆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