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圣旨開場白“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到明朝才出現

2015/7/20 13:50:35 點擊數: 【字體:

圣旨開場白“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到明朝才出現

  在數不清的歷史劇中,常會有宣讀圣旨的鏡頭:“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其實明代以前,圣旨的“開場白”是沒有這八個字的,凡是出現了的,都屬于“戲說”和“穿越”。

  比如,《楚漢傳奇》第九集,趙高和李斯商量偽造始皇帝的遺詔。李斯大筆一揮,寫下“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大秦王朝肯定沒有這個說法,不知道李斯鬧騰個什么勁。

  先說“皇帝詔曰”,應該和秦始皇有點關系,秦始皇稱雄天下后,不再滿足于王的稱號,定名號為皇帝,自稱為“朕”,命為制,令為詔,其玉璽上就刻有“受命于天,既壽永昌”,以昭示其合法性。看來“皇帝”“詔”是秦始皇最早使用的。漢承秦制,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備的皇帝制度。“詔曰”這兩個字則最早出現在漢代帝王的文書中。之后一直被沿用下來。

  再說“奉天承運”。在中國古代,圣旨的開頭語也不全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歷朝歷代是有區別的。比如,唐代的圣旨,一般由門下省審核頒行,圣旨正文開頭往往是“門下”兩字,《肅宗命皇太子監國制》的開頭就是“門下,天下之本……”;魏晉南北朝時期,皇帝的即位圣旨中多用“應天順時,受茲明命”開頭,以闡明天子的“正統”;宋代的圣旨寫作格式大體上繼承了唐代,又有所變化,從宋太祖到宋徽宗,即位時下達的旨意都用“門下”二字開頭,另外喜歡用“朕紹膺駿命”或“朕膺昊天之眷命”開頭的也不少;元朝時期,圣旨開頭語一律為“長生天氣力里,大福蔭護助里,皇帝圣旨……”最早使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作為圣旨開頭語的,是明太祖朱元璋。

  這里重點說說朱元璋和“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幾個字。

  朱元璋建立大明政權后,非常喜歡用“奉天”這個詞,他認為結束了元代的暴虐統治是順應天道的,所以動不動就跟人家說自己是“奉天而行,非敢自專也”。在南京定都后,便將南京更名為“應天府”,又將皇宮里規模最大的金鑾殿取名為“奉天殿”,甚至有時候還會自稱是“奉天法祖”。這里的法并不是指法律,而是指效仿,這里的祖也并不是指朱元璋自己的祖先,而是泛指整個漢族的祖先。朱元璋如此喜歡“奉天”二字,也不是從登基開始敲定了的,而是經歷了一番周折。

  開國的前十年里,朱元璋寫圣旨都是直接點題的,沒有什么特定的格式,“天底下還有這么壞的人”“有難題解決不了的可以來南京找我”之類的話在圣旨中有很多。后來,朝廷各方面的機制逐漸完善,朱元璋也講究起來,對自己的皇帝位子一再強調是“天意”,把手拿的玉圭也刻上“奉天法祖”的字樣。他親自撰寫《御制記夢》一文,繪聲繪色地講述自己夢見天宮,見到了“道法三清”。至此,朱元璋開始自稱“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他再頒發圣旨時,便以這八個字作為“開場白”了。這在明朝文學家沈德符《萬歷野獲編》一書中有記載。

  朱元璋的圣旨內容有很多被改編成明代重刑法令《御制大誥》。洪武十九年,朱元璋在皇宮舉辦了背誦比賽,只要《御制大誥》背得好,就能得到賞賜,據說19萬人參加了背誦比賽。

  但是,像朱元璋親自動手寫圣旨的皇帝畢竟不多,他之后的大多數皇帝,都將這個工作交給大臣們去做。因此,圣旨的內容、格式和措詞越來越格式化。比如,為了顯示“天”和“皇帝”的絕對權威,明朝中后期的圣旨開頭逐漸演變成了“奉”字放第一行,“天承運”放第二行頂格,“皇帝詔曰”放第三行比第二行“天承運”的“天”字低一格的固定格式。

  大清的皇帝們也想學朱元璋,表明入主中原是天命所系,所以將本族發祥地盛京改稱“奉天府”,同時在詔書中也采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作為開頭,一直用到宣統帝退位。值得一提的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正確斷句法應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而不是影視作品中“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讀法。

  《楚漢傳奇》里,李斯大筆揮出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不知有沒有想到,這是搶了朱重八的專利。 本報記者 郭志英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山西晚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