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寒。
進入小寒,也就進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四川地區(qū)有農(nóng)諺云:“三九四九,凍死豬狗。”所謂的“三九”,就在小寒時節(jié)里。“小寒大寒,殺豬過年。”再有月余,就是農(nóng)歷新年了,清掃、洗滌、趕集、置年貨、貼春聯(lián)、殺年豬……雖為最寒冷的時節(jié),卻是人們最感溫暖的時刻。這種幸福的忙碌,一直要持續(xù)到春節(jié)前夕。
【物候】
古人認為,冬至之后,陽氣便開始萌動。至小寒時節(jié),陽氣已較冬至?xí)r的“一陽生”高出了些許,達到“二陽”的程度。此時,順應(yīng)陰陽而遷徙的大雁,因感受到陽氣的生長而開始向北遷移;北方隨處可見的喜鵲,因感受到陽氣增加而開始筑巢;在小寒時節(jié)的后期,野雞也因感到陽氣的逐步強勢而開始鳴叫。因此,小寒三候曰:“一候雁北鄉(xiāng),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鴝。”
【花信】
古人不但細膩,而且浪漫,在這個天寒地凍、萬物蕭索的極寒時刻,由于一枝梅花的盛開,便勾起了他們浪漫的情懷,發(fā)明了“花信風”這個讓人充滿無限遐想的詞語。應(yīng)花期而來的風,帶來開花的音信,是謂“花信風”。小寒時節(jié),次第開放的是梅花、山茶、水仙。
【民俗】
畫圖數(shù)九:據(jù)說早年黃河流域的農(nóng)家每逢小寒,家家時興描繪“九九消寒圖”來消遣怡情。九九消寒圖是一幅雙鉤描紅書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均為繁體字,9字每字9畫共81畫,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畫順序填充一個筆畫,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才算大功告成。
吃糯米飯:廣東人很講究食療。小寒因處隆冬,土氣旺,腎氣弱,因此,飲食方面宜減甘增苦,補心助肺,調(diào)理腎臟。廣州的傳統(tǒng)是小寒早上吃糯米飯,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的糯米混合40%的香米,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蔥白,拌在飯里吃。
【禁忌】
小寒忌諱天暖,民諺如“小寒天氣熱,大寒冷莫說”“小寒不寒,清明泥潭”等,從不同角度說明,小寒時節(jié)如果天氣不寒冷,將會給后面的氣候帶來不利的影響。
湖南忌諱小寒不下雪,有“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的說法。
【賞鑒】
小寒食舟中作
杜甫(唐)
佳辰強飲食猶寒,隱幾蕭條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云白山青萬余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蠟梅香
喻陟(宋)
曉日初長,正錦里輕陰,小寒天氣。未報春消息,早瘦梅先發(fā),淺苞纖蕊。揾玉勻香,天賦與、風流標致。問隴頭人,音容萬里。待憑誰寄。一樣曉妝新,倚朱樓凝盼,素英如墜。映月臨風處,度幾聲羌管,愁生鄉(xiāng)思。電轉(zhuǎn)光陰,須信道、飄零容易。且頻歡賞,柔芳正好,滿簪同醉。
【養(yǎng)生】
俗語說“冬練三九”,小寒節(jié)氣正處“二九”“三九”期間,正是人們加強身體鍛煉、提高身體素質(zhì)的大好時節(jié)。冬季鍛煉身體,應(yīng)注意:時間不宜過早,冬季宜早睡晚起,所以鍛煉的時間最好在日出后,氣溫略高時才開始。如遇早晨出現(xiàn)大風、大霧、寒流冷空氣,不宜進行露天鍛煉,可在室內(nèi)或陽臺上進行。鍛煉時應(yīng)做好暖身活動,由于天氣寒冷,體表的血管預(yù)冷收縮,血流緩慢,韌帶的彈性和關(guān)節(jié)的靈活度降低,所以鍛煉前要做好充分的暖身活動。進行鍛煉時衣服不要穿得過厚,鍛煉后要及時加穿衣服,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