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散說“弄璋”與“弄瓦”

2016/1/8 10:53:24 點擊數: 【字體:

散說“弄璋”與“弄瓦”

新石器時代的彩陶紡輪
 
 散說“弄璋”與“弄瓦”

金沙遺址出土的玉璋

 
    玉璋,流行的年代起于龍山文化時期,止至兩周之際。考古出土過不少,在山東、山西、河南、陜西、四川、湖南、湖北、廣東、福建和香港都有發現,甚至在越南北部也有出土。當然還是以成都平原發現最多,三星堆和金沙都發現大量玉璋。

    璋的形狀有點特別,整體為長條形,平薄,上端有刃,下端為方形,像是一把刀。《說文》說“半圭為璋”,有一定依據。很多玉璋在下端闌部兩側有牙狀突起,因而被稱作“牙璋”。玉璋大小區別明顯,大可長達1米有余,小的長不及手指。

    出土玉璋最多的是成都金沙遺址,數以百計,超過全國各地發現量總和,可見金沙人對璋特別看重。金沙玉璋色彩絢麗,形式多樣,雕琢精美。玉璋闌部的齒牙變化較多,繁簡不一,有梯形、臺形和卷云形,也有抽象的獸首形。金沙所見小型玉璋也不少,制作也很精細。這是大璋的微縮制品,有人認為它可能是明器,也有人認為它是裝飾品。

    玉璋在三代是重要的禮器,《周禮》有“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之說,六器為璧、琮、圭、璋、璜、琥,璋列其中。《周禮·大宗伯》說,“以赤璋禮南方”,用紅色的璋祭祀南方神,是因古代以南方為赤色。《尚書·顧命》說“秉璋以酢”,《禮記·祭統》說祭祀時“大宗執璋”,透露了玉璋的一些用法。

    當然璋又有特定的用處,特別是牙璋,如《周禮·春官·典瑞》所說,“牙璋以起軍旅,以治兵守”,說牙璋是用于調兵遣將的。注家認為牙璋兩側有突起的牙,而牙象征兵威,所以用牙璋調兵,就像后來用銅虎符調兵一樣。一為牡一為牝,即一雄一雌,調兵時看兩件牙璋突起的牙能否合契,合契時就聽從調遣。

    牙璋可用于調兵遣將,掌控這兵符的,一定是將帥了。后來掌璋的概念,也在平日的生活中有了些影響,家里若是生個小子,想讓他成長為領兵作戰的將軍,究竟會不會是個將才呢,也許看看他對玉璋有無興趣就知道了;他若真喜好弄璋,未來戰功卓著就是可以期待的了。于是乎生了男孩,就讓他弄弄璋,至少也能培養出一點勇士的氣質來。這樣一來,居然就出現了“弄璋”之俗,也就有了這樣一個特別的詞語,弄者,玩也。再到后來,古人干脆就稱生男孩為“弄璋”,賀人家生男就稱為“弄璋之喜”了。

    與弄璋對應的還有一個詞,叫“弄瓦”,祝賀生女孩稱為“弄瓦之喜”。弄璋與弄瓦,典出《詩經·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若是生了男孩將他放在床上,穿著衣裳,玩著玉璋。若是生了女孩就把她放在地上,裹著衣被,玩著瓦器。詩中寄托了對男女成長的不同期望,男人自然是要建功立業彪秉史冊,女人則要用心衣食操持好家務。

    詩中所說的“載弄之璋”不難領會,而這“載弄之瓦”,在歷代有不同的理解。唐孔穎達注詩說“瓦,紡磚,婦人所用”。紡磚是什么呢,清代王應奎《柳南隨筆》說紡磚是紡車下壓的一塊磚。這是不解而強為之解,真要有這樣的磚,一定不小也不輕,讓一個初生女嬰拿著把玩,可信么?周汝昌有《媧皇和“弄瓦”》文,將弄瓦理解為弄磚,說“蓋瓦者是屋頂擋雨的建材,燒制難,技術要求高,還有圖案紋飾,非常好看。明白了這些,方知弄瓦的中華民俗,其來歷已不知幾萬年了”。他申論女媧煉石非石之自然形體,乃燒制而成的“瓦”。這個說法相當武斷,片瓦充其量只有幾千年的歷史,弄瓦之俗又何得幾萬年之數?

    我認為,弄瓦之“瓦”,并不是磚,也不真的是瓦,而是紡輪或紡錘之類的陶器,古時并無陶器之名,總稱作瓦器,如《說文》所說,瓦為“土器已燒之總名”。因為紡線是女人的分內之事,給小女子紡輪玩玩,自然也是為著培養她的興趣。

    璋為玉質,瓦為陶制,兩者質地截然不同。璋為禮器,瓦(紡輪)為工具,使用者的身份也完全不一樣。《詩經》中弄璋弄瓦的本意,其實與后人理解的所謂重男輕女觀念,并無什么關系。當然到后來成為一些特指的概念,那就另當別論了。

    宋代還有弄瓦趣詩,值得一讀。據傳東坡先生的父親蘇洵在二十六歲時,妻子生了第二個女兒,邀請好友劉驥赴宴慶賀。劉驥醉后吟了下面這首“弄瓦”詩:“去歲相邀因弄瓦,今年弄瓦又相邀。弄去弄來還弄瓦,令正莫非一瓦窯?”查《笑林廣記》也有類似記錄。人家妻子多生了幾個女兒,戲謔說是一座瓦窯,也算是可以一笑。

    說這弄璋弄瓦,又讓人想起另一個與玉與瓦相關聯的故事來。北朝東魏末代丞相高洋發動宮廷政變,逼孝靜帝讓位給自己,之后還將之與三個皇子毒死,高齊代替了東魏。高洋稱帝后第十年夏月的一天,出現了一次日食。當皇帝的最怕日食月食之類的天象,擔心這是不祥之兆,不是怕命懸一線,就是怕帝位不穩。高洋則是擔心自己篡奪得來的皇位保不住。他思考漢末王莽奪了劉家的天下,為何后來光武帝劉秀又能把天下奪走呢?有一位謀士也說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隨便說是怪王莽沒有把劉氏宗室人等都斬盡殺絕。

    高洋覺得這話說得很對,于是大開殺戒,將東魏宗室近親44家共700多口全都處死,婦孺無一幸免。那些遠房宗族非常緊張,其中有個縣令元景安說,保全性命的唯一辦法,是請求高洋準許他們脫離元氏宗族,改姓高氏,做一個徹底的投降派。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堅決反對這樣做,他斬釘截鐵地說:“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他說寧愿被殺頭,也決不改姓。結果元景安去告密,元景皓被殺。元景皓玉碎后,元景安瓦全了,他改作高姓,而且得到升遷。不過高洋的命運還是不濟,三個月后就病死了。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是宮廷悲劇中留下的名句。玉和瓦的對比,居然還生出這么悲情生動的故事來,里面的滋味是可以反復琢磨的。也許后人并沒有讀懂元景皓的話,其實他應當還是在以玉喻男以瓦喻女,他的意思是說:我寧可做一個被殺戮的男子漢,也不做改名換姓的婦人。因為女人出嫁后就隱沒了原有的姓氏,在元景皓心里,不能為著保全性命而像女人一樣變姓,這樣的“瓦全”他是決不接受的。如果這個理解不錯的話,他說的“玉碎”之玉,實際指的就應當是玉璋了。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