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隋煬帝對海絲的貢獻:赤土國首次出現在海洋地圖

2016/3/11 12:09:57 點擊數: 【字體:

隋煬帝對海絲的貢獻:赤土國首次出現在海洋地圖

  印尼爪哇島婆羅浮屠佛教遺址里有千余幅浮雕畫,其中有一幅帆船浮雕,留下了八世紀活躍在南洋的商船形象。

  梁二平

  楊堅取代北周,建隋朝,稱文帝。大隋居長江之北,陳朝居長江之南,后主陳叔寶依長江天險,沒把隋文帝放在眼里。一時打不下陳朝的隋文帝,只能揚言出兵,嚇唬江南守軍,并時不時派兵偷渡江南,放火燒陳朝的糧倉。經過7年的襲擾后,公元588年隋開始伐陳。隋文帝楊堅對朝臣說:我為百姓父母,豈可因一衣帶水長江隔著,就不去拯救江南的百姓?隨后,派次子晉王楊廣為元帥,率領50萬大軍渡江南下,攻過“一衣帶水”的長江,拿下陳朝都城建康(南京),俘獲陳后主,滅了陳朝。公元604年楊廣登基時,大隋已經天下一統,隋煬帝楊廣自然要搞幾個令四海賓服的大動作:

  大業五年(公元609年),隋煬帝率大軍從京都長安出發,遠行到河西走廊的張掖郡,再次打通西域古道,陸上的“絲綢之路”重開,這里不表,這里主要說說,隋煬帝在海上絲綢之路的貢獻。

  隋朝出使赤土國

  大業三年(公元607年),隋煬帝派遣眾多使臣出使南海國家,屯田主事常駿、虞部主事王君政等人應朝廷征募,駕船出使赤土國,大業六年(公元610年),經交址返回。

  隋朝出使赤土國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大動作。史書中多處記載,較早的是《北史》,它記述了北朝從公元386年到618年之間的魏、齊、周、隋四個封建政權,書中“列傳”和“隋本紀”里,有多處記錄常駿出使赤土的事跡。這些記述成為后來多部史書所述赤土與常駿事跡的母本:

  “隋煬帝嗣位,募能通絕域者。大業三年,屯田主事常駿、虞部主事王君政等請使赤土。帝大悅,遣赍物五千段以賜赤土王。其年十月,駿等自南海郡乘舟,晝夜二旬,每日遇便風。至焦石山而過,東南詣陵伽缽拔多洲,西與林邑相對,有神祠焉。又南行,至師子石。自是島嶼連接。又行二三日,西望見狼牙須國之山,于是南達雞籠島,至于赤土之界。

  其王遣婆羅門鳩摩羅,以舶三百艘來迎,吹蠡擊鼓樂隋使,進金鎖以纜船。月余,至其都。王遣其子那邪迦請與駿等禮見。先遣人送金盤貯香花并鏡鑷,金合二枚貯香油,金瓶二枚貯香水,白疊布四條,以擬供使者盥洗。其日未時,那邪迦又將象二頭,持孔雀蓋以迎使人,并致金盤、金花,以藉詔函,男女百人奏蠡鼓,婆羅門二人導路。至王宮,駿等奉詔書上閣,王以下皆坐,宣詔訖,引駿等坐,奏天竺樂,事畢,駿等還館。又遣婆羅門就館送食,以草葉為盤,其大方丈。因謂駿曰:“今是大國臣,非復赤土國矣。”后數日,請駿等入宴,儀衛導從如初見之禮。王前設兩床,床上并設草葉盤,方一丈五尺,上有黃、白、紫、赤四色之餅,牛、羊、魚、鱉、豬、玳瑁之肉百余品。延駿升床,從者于地席,各以金鐘置酒,女樂迭奏,禮遺甚厚。

  尋遣那邪迦隨貢方物,并獻金芙蓉冠、龍腦香,以鑄金為多羅葉,隱起成文以為表,金函封之,令婆羅門以香花奏蠡鼓而送之。既入海,見綠魚群飛水上。浮海十余日,至林邑東南,并山而行。其海水色黃氣腥,舟行一日不絕,云是大魚糞也。循海北岸,達于交趾。駿以六年春與那邪迦于弘農謁帝。帝大悅,授駿等執戟都尉,那邪迦等官賞各有差。

  赤土國位于泰國中央平原

  應募出使的常駿和王君政,分別是屯田主事和虞部主事。這兩個官職在隋唐時皆屬六部之一的工部,前者掌農墾、軍墾,后者掌山澤、苑囿、供頓等事,出使商貿易之役,也算是職責所在。那么,這個令隋煬帝“遣赍物五千段”的赤土國,是個什么國,又位于何處呢?

  《隋書》稱:赤土國,扶南之別種,在南海中,水行百余日而達;所都土色多赤,因以為號。《殊域周咨錄·暹羅》稱:本暹與羅斛二國之地。暹古名赤土,羅斛古名婆羅剎也。這個赤土所在,位于泰國中央平原,今譯為“素可泰(Sukhothai)”(又譯“宋加洛”),在曼谷以北427公里。這里是泰國古國都城的地方,有一條昭披耶河,南通曼谷灣。所以,其王遣婆羅門鳩摩羅“以舶三百艘來迎,吹蠡擊鼓樂隋使,進金鎖以纜船”的地方,很可能就是在曼谷灣。這里說的“三百艘船”可能是史家吹牛,所以,后世轉錄此史時,多改為“三十艘船”。而后,隨使北上“月余,至其都”。

  赤土國王為隨使獻上金荷花冠、龍腦香,還有金的寫經用的多羅葉,也就是貝葉,用金函封起來。雖然,“進金鎖以纜船”或有點吹牛,但地處馬來半島的赤土送給隋使一些金飾,也不足為怪。因為,這里在古代西方的托勒密地圖上,馬來半島一直是被標注為“黃金半島”的寶地,東方和西方的商品在這里交易,東方和西方的文化也在這里交集。許多東西貿易船在相當長一個時期,就以這里為中轉地和交易地。

  《華夷圖》首次標注“赤土”國

  在印尼爪哇島婆羅浮屠佛教遺址(大約完成于8世紀左右)中可以找到南洋最重要的風帆大船的考古實證。在這個遺址里有千余幅浮雕畫,這些作品有著濃重的古印度浮雕畫的特色,有敘事性和戲劇性,紀實風格突出。其中有一幅帆船浮雕,留下了八世紀的活躍在南洋的商船形象,這艘婆羅浮屠帆船是一艘大帆船,船上有許多水手,有的在船頭遠望,有的在操帆,看上去不像是中國商船,更像是活躍在南洋的昆侖船。它形象地記錄了那個時代的海上商貿景象。

  常駿等成功訪問赤土國后,又帶著赤土王子那邪迦,來大隋見了煬帝。此后的中國歷史記錄“赤土”條,皆以常駿出使赤土為“中赤交往”開端,記下四個字,“遂通中國”。不過,隋使去了,《北史》也記了,但赤土國在中國的古代海圖上,一直沒有清楚的描繪。唐代沒有海洋地圖傳世,現存最早的海疆陸界國防之圖——《華夷圖》,是南宋紹興六年(1136年)刻石,此圖上在圖的左下方注記“海南之國”中,記有“扶南”等幾十個國名,其中就有“赤土”,這或許是赤土在中國海洋地圖上的首次出現。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深圳晚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