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
漫畫/王偉賓
如果說年后禁忌最多的一天是正月初三,那么年前需要小心謹慎的就是臘月二十五了,因為要“表現給玉皇大帝看”。
統籌:河南商報記者李肖肖
執行:河南商報記者李肖肖宗雷
見習記者陳曉麗
接玉帝
務必謹言慎行
臘月二十三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諸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
話說,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后,玉帝會在二十五這天親自下界視察,看看人間善惡疾苦,然后根據看到的情況決定來年的禍與福。所以,在過去,每年到了臘月二十五這天,家家戶戶都忙著祭祀祈福,人們說話辦事也都小心謹慎,爭取有個好表現給玉帝看,以博取玉帝歡心,希望自己來年能夠有個好光景,因此,這天就被稱為“接玉帝”。
磨豆腐
取其“頭富”之意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據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
鄭州大學教授、人文學者、民俗專家高天星說,過去老百姓平時吃不上豆腐,認為豆腐是“好東西”。而到了臘月二十五這天,大家做好豆腐儲備起來,以備正月里食用。而豆腐傳到中原后,因與“頭富”音相似,所以被人們寄予了新年要“富貴”的希望。
不過有趣的是,信陽的一些地方還有吃豆腐渣的風俗。當地傳說玉帝下界視察,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瞞過玉帝的懲罰。傳說歸傳說,吃豆腐渣實則也是先民勤儉節約美德的寫照。
糊窗戶
已演變成了擦玻璃
周口的王天亮回憶說,臘月二十四房子掃干凈了,二十五就要糊窗戶。過去窗戶主要靠糊紙擋風。這層紙經過一年的風吹日曬,難免會有破損,看起來不美觀,所以過年前一定要換層新窗戶紙。
掃房子,掃掉的是往年的不順心;糊窗戶,糊上的是來年的好盼頭。
王天亮說,現在窗戶都換成玻璃的了,誰家的玻璃干凈成了主人勤勞的象征,但似乎也找不到以前的感覺了。
互動
昨日,商報的《“掃塵”:灶王爺大戰三尸神》勾起了“85后”張鵬的回憶。
“我小時候特別懶,安陽的冬天特別冷,我就不大愛洗澡。”張鵬說,一到臘月二十四,他就該挨罵了,“掃塵”那天要被逮住按下洗澡。“現在有熱水器,卻再也找不到年的感覺了。”
@Aries_YYG:大年三十是無論如何都睡不著的,因為新衣服放在床頭,只有初一才可以穿。哈哈,兒時是極容易滿足的。
@美麗的口香糖:過年了我總會纏著大人給我買鞭炮,到房前院后的空地上和小伙伴三五成群地放起來,此起彼伏“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非常熱鬧。(原標題:年味: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玉帝當天微服私訪)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時間:2013年02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