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評論:對于文化遺產應寧多保毋錯毀

2013/6/8 15:23:39 點擊數: 【字體:

  近日,國家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共1943處。加上前六批235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達到4295處。這是自1961年以來,幾代人經過半個世紀的艱苦努力,從數十萬不可移動文物中遴選出來的精華,值得永遠珍視!今后,國家還要從祖國豐富的文化遺產中,進行更多批次的遴選,使得文物保護工作不斷提升高度,獲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要使文物保護工作不斷提升,必須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文物的基礎工作——文物的“家底”是否清楚。

  為了摸清家底,國務院組織了第三次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普查,業已經完成;現在正在進行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三普取得了豐碩成果,有許多新的發現,查清文物點總數近80萬處,與普查前相比,幾乎翻了一番。

  可是,我們現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只有4000余處,加上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最多也超不過10萬處。可見,文物保護提升的空間是很大的。

  我國的物質文化遺產可分為三部分:不可移動文物,可移動文物和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文化村鎮。此外,像鄉土建筑、工業遺產、農業遺產、商業老字號、文化線路、文化景觀等特殊類型文物,也都納入了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的視野,并予以認定。

  然而,在一些基本建設中,特別是在舊城改造、城鎮化過程中,一些決策部門,往往缺乏文物保護意識,對一些文物保護單位以外的古建筑、古墓葬、紀念建筑、工業遺產、鄉土建筑、商業老字號、文化景觀等,一推了之,使遺產保護工作受到極大摧殘。

  必須明確,第一,已經核定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毫無疑義要堅決保護,不得有任何例外;第二,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而由市、縣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予以登記并公布的不可移動文物,也必須予以保護;第三,在建設施工中,發現了既不是文物保護單位,也未經登記公布的構筑物,應當由文物行政部門組織專家進行認定。若確認其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不可移動文物,則應當依法實施保護。這方面,我們的經驗教訓是很多的。在基本建設中發現地下墓葬,事前它既不是文物保護單位,也未經文物行政部門登記公布,只是偶然發現。這種情況,建設部門要和文物部門密切合作,組織鑒定,說不定會有重要發現。譬如上世紀,廣州在基建中發現南粵王墓,經搶救性發掘,成就了一項重大考古發現,建成了一座具有特色的博物館,也對漢代歷史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由此我們認識到,要從不同的層面對文化遺產實施總體保護,保證文保事業可持續發展。

  需要說明的是,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譬如江蘇連云港孔望山摩崖石刻造像,清代以來,人們認為是“諸賢摩崖像”,“士大夫階層的人物和武士”等。直到上世紀80年代,經由史樹青先生等一批學者研究,認為是中國最早的佛教遺跡,并形成共識,這對中國佛教傳播的歷史研究有重要意義。再如對北京歷史古城的認識上也有教訓,上世紀50、60年代認為城墻是封閉的,不好的,把它給拆了。要是擱到現在,就不會做這樣的傻事。還有一些博物館的藏品庫里,一般都有一些“非文物”、“參考品”,并不當作文物。可是后來經專家不斷研究,發現其中有不少文物,而且還有頂尖文物。一家博物館就在參考品中發現了一尊“茶神”陸羽的像,定為一級文物。所以,文物保護工作一定要謹慎,切不可草率從事。

  在當前城鎮化過程中,對于某些遺址、遺跡,要尊重專家意見,多做論證,寧多保毋錯毀。寧愿現在多保一些,也不要日后遺憾,因為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當然,對于少數不講道理、不聽勸阻、執意蠻干而造成文物毀壞的,文物部門責任在身,當仁不讓,必須據理力爭,依法維護文物的尊嚴,防止不良后果的發生。馬自樹(原標題:評論:對于文化遺產應寧多保毋錯毀)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2013-06-08)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