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吳方言日漸衰落 蘇州打響語言“保衛戰”

2013/7/1 17:57:31 點擊數: 【字體:


    中新網蘇州6月28日電 (黃梅)“好多小孩子已經不會說蘇州話了,走在大街上能說一口標準和流利的蘇州話的,大部分都是年過半百的老人。”面對蘇州話一天天走向衰落的現狀,28日蘇州正式發布教材《學說蘇州話》,為該市方言保護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學說蘇州話》分為42課共800句,每課包括了原文、釋文、詞語注釋、語法、文化常識、練習六個部分。對話從見面打招呼、講物事、買小菜和閑聊身體健康、天氣、吃飯等日常生活對話開始,全方位地展示正宗蘇州話的語言魅力。同時又獨具匠心地把蘇州特色文化比如蘇幫菜、蘇繡、園林名勝、評彈和古老街巷等巧妙地穿插在對話內容中,使得讀者在學說蘇州話的同時能夠受到蘇州文化的熏陶。

    分布在蘇南和浙江一帶的吳語是中國第二大方言,蘇州話則是吳語的代表。在江南秀美山水的孕育下,蘇州話被稱為“吳儂軟語”。然而,隨著普通話的普及和外來人口的增加,對蘇州話的沖擊愈演愈烈。

    數據顯示,蘇州市現有常住人口1300萬,其中外來人口已超過本地人口,達到了700萬。外來人口對語言的沖擊不容小覷。

    記者在平江中學初二年級的兩個班級調查發現,聽得懂蘇州話的學生有六成左右,但平時可以用蘇州話交流的學生兩個班里都只有五六個人,不超過全班人數的15%,實際上這15%的學生也常有“想要用蘇州話表達一個意思卻繞不過來”的“卡殼”現象。

    采訪中,不少本地家長認為孩子的蘇州話是在幼兒園、學校開始“丟失”的,總之是方言難敵普通話。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家把推廣普通話列為新時期語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務開始,學校確實成為當仁不讓的推普最重要陣地。

    作為吳語的典型代表,近年來保護蘇州話的呼聲極高,2012年該市啟動了蘇州話保護工程,各種保護措施緊鑼密鼓地展開:蘇州話成為全國首個進入國家有聲數據庫的方言;蘇州話進入試點幼兒園、中小學課堂;蘇州一些高校把蘇州話納入必修課;成立蘇州方言培訓中心和蘇州市職業大學方言教學研究中心;建設山歌、漁歌、昆曲、評彈等蘇州口頭文化語料庫;蘇州公交車采用蘇州話報站;甚至在蘋果手機的AppStore也能下載到學習蘇州話的軟件。

    但在《學說蘇州》作者、蘇州大學文學院博導汪平看來,蘇州在保護方言方面尚處于起步階段。“方言,其實也可以視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承載著一個地域深厚的文化傳統積淀,方言若消失了,其承載的很多文化也就消失了,像物種滅絕一樣。”汪平說,蘇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傳統文化資源豐富,蘇州著名的藝術形式如昆曲、評彈都依賴蘇州話而得以傳承,“如果年輕人不會蘇州話,就聽不懂蘇州評彈,更不會去學。”

    “蘇州話只是一個代表,事實上,在江蘇其他城市,以及上海、浙江、安徽等一些吳語地區,也存在著吳方言受到沖擊的現象。”一直從事漢語方言研究的的汪平,不但是中國語言學會的理事,更是蘇州市語言學會的會長。在他看來,保護方言就應該從娃娃抓起。“蘇州話說得越來越少,關鍵是學校缺少說蘇州話的氛圍,學生回到家也習慣說普通話。所以,讓蘇州話走進中小學、幼兒園,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說蘇州話的機會,是保護蘇州話最有力的措施。”

    汪平同時表示,蘇州是一座新興移民城市,新蘇州人、外來務工人員帶來的外地方言、外來文化與蘇州話、吳文化的交流、碰撞不可避免。因此,方言保護一定要避免這樣一個誤區,就是認為蘇州話應該保護,其他方言就不必保護。其實倡導保護方言,應該對所有的方言一視同仁,各種語言、方言及文化沒有優劣之分,這才是現代價值。蘇州人在保護自己方言的同時,也要抱著開放、平等的心態對待其他語言與文化。(原標題:吳方言日漸衰落 蘇州打響語言“保衛戰”)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2013-06-28)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