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文物保護共識亟待修復

2013/7/1 18:20:20 點擊數: 【字體:

    比修復一件件文物更重要的,是修復我們對文物保護的共識:要制定更有力的文物保護制度,并保證其剛性執行;要進行必要的文物保護常識教育,提升全社會的文物保護認知。

    面對上百萬件需要修復的文物,故宮博物院擬邀社會人才進“宮”協助修繕。日前,“平安故宮”院藏文物搶救性科技修復保護項目啟動,首批文物修復保養工作長達半年。文物修復是個精細活兒,工作量大、技術要求高且人才匱乏,故宮博物院首次邀請一批非遺傳人進“宮”幫忙修寶,顯然十分必要。

    其實,邀請社會人士參與文物修復并非新鮮事。香港修復義工計劃就已經進行了13年,經過一定培訓,許多普通人也能當文物“醫生”,參與文物修復工作。這種“博物館扎根社區”的做法,不僅彌補了香港在文物保護修復方面的人才不足,而且增強了民眾的文物保護意識,效果顯著。盡管相對內地而言,香港的文物資源非常有限,但香港民眾的文物保護意識很強。早在10年前,當地一項官方調查就顯示“九成多香港市民認同文物建筑保護工作”。

    而在內地,公眾的文物保護意識仍有待提高。一個突出表現就是,一些地方領導干部依然默許甚至縱容以“發展”的名義破壞古建筑、古文物,并且時常以此自得。前不久廣州金陵臺、妙高臺一夜之間幾成廢墟,蘿崗古墓5座墓葬全被推毀,而這只是被毀古建筑、古文物之九牛一毛。

    從北京“梁林舊居”到南京故人古墓,從西安興教寺到江蘇千年糧倉,從大理唐代城墻到重慶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行營……拆毀古建的新聞最近接連見諸報端,讓人們一次次心如刀割,也讓讀者有些“審丑疲勞”。拆除古建筑、毀壞古文物仿佛無法阻擋,法律、政府、媒體、公眾似乎都攔不住半夜強拆的機器。

    雖然每一次對古建筑的強拆和損毀背后都有反對聲音,但這種金玉之聲還很微弱,文物保護的胳膊擰不過城市發展的大腿。去年,《2011年中國文化遺產與公眾生活調查報告》顯示,公眾對文化遺產保護的認知有待提高,地方政府在文化遺產(包括文物保護)活動、青少年文化遺產宣傳教育、文化遺產宣傳教育進社區方面的評價不高。

    歷史文物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厚度。只有讓民眾對文物有更多了解和感情,整個社會的文物保護認識才能聚合有力,否則社會的文物保護認識就是割裂的、不對稱的。這邊是故宮邀請專家耗費半年甚至數十年修復一件古文物,那邊是一些地方大手一揮,幾秒鐘就將一處屹立千年的建筑摧毀。

    因此,比修復一件件文物更重要的,是修復我們對文物保護的共識:要制定更有力的文物保護制度,并保證其剛性執行;要進行必要的文物保護常識教育,提升全社會的文物保護認知。唯有如此,我們才能讓古建筑、古文物長存,才能對得起歷史和未來。(原標題:文物保護共識亟待修復)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2013-07-01)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