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人教版初一語文教材大變臉 魯迅的《風箏》被刪去

2013/9/4 11:04:59 點擊數: 【字體:


    □記者 李曉敏 譚萍 實習生 安玥

  閱讀提示|魯迅的《風箏》退出了,史鐵生《秋天的懷念》等現當代文章入選了……最近兩天,新入學的初一學生發現,剛剛拿到手的人教版語文課本開始了“大變臉”。

  專家說,今年的變化是2001年課改開始,變動最大的一次,而變動以后的課本也更契合了學生的需求。

  變化 1

  各“單元”設置更加緊密合理

  河南省實驗中學初中部7年級語文老師夏文心認為,改革后的人教版語文課本變化非常大,同時也更系統、更全面、更人文化。

  夏老師說:“每單元都有不同的主題,比如第一單元從‘情’入手,匯聚了《散步》、《金色花》這樣講述親情的文章,老師講起來輕松,對于入學的同學們來說理解起來也容易。第二單元的主題是‘人’,鼓勵同學們努力奮斗,堅定目標,給同學們樹立了許多優秀的榜樣。第三單元是‘景’,重點在于培養同學對記敘文寫作的感覺。而第四單元旨在啟發學生抽象的理解能力。第五單元是說明文單元,經過前四個單元的學習,同學理解起說明文來就比較得心應手,此時讓同學們通過這個單元感受名著的魅力,培養文學素養是再合適不過了。”

  鄭州市第八中學7年級語文老師展志華著力稱贊了此次語文課本新課改的寫作部分。

  “原先課本講解寫作都很籠統,但現在的課本不僅有作文訓練目標還有作文指導,做到有的放矢。”展老師認為,寫作部分的設置緊密呼應了每單元課文的主題,是寫作與閱讀相結合的典范,“真是越改越好!”

  變化 2

  分散學習難度,學生更易掌握

  新舊兩本書都有三十篇課文,總量沒變,但更換了八篇課文,還有一篇課文有改動。其中備受關注的是魯迅的文章《風箏》被刪去了。

  夏老師認為,這是基于該篇文章時代背景與現代社會差異的考慮。“魯迅寫這篇文章的時代背景與現在的孩子所處的背景相差太大,雖然描寫的心情是貼近孩子的,但要真正完全理解還是很不容易。初一剛入學,在文學基礎上還沒有鋪墊,理解起來還有較大難度。”

  新增的8篇文章幾乎全是現當代文學文章,如《秋天的懷念》(史鐵生)、《我的早年生活》(丘吉爾)、《風雨》(賈平凹)等。在展老師看來,現當代文章文筆質樸,感情濃郁,說教少,富含動人的情感。“我發現中招考試中,有很多學生的文風浮躁,大量堆砌辭藻,華而不實,這些文章正是教給學生寫作要講真話,寫出對生活真實的體驗。”

  此外,改版后的語文課本,將一些原本被編排在7、8年級的古詩詞提前到了7年級,夏老師認為這樣安排分散了學習難度,學生更容易掌握。

  學生感言:“喜歡,看著挺有意思。”

  13歲的張曉哲是一名初中新生,今年暑假,為做好升學準備,他拿表姐用過的初一課本進行過“研究”。初中開學報到那天,他剛拿到語文教材,就發現和表姐用過的書內容不同。

  兩下對比,張曉哲更喜歡自己的新教材。“好玩嘛,看著挺有意思。”張曉哲說,他最喜歡西游記了,新教材中有《西游記》的節選《小圣施威降大圣》,給他帶來不少驚喜。

  新教材中,魯迅的《風箏》不見了,這讓一些家長感到遺憾。孫先生說,自己上學時最難忘的就是魯迅先生的作品,新教材中刪去一篇,難免有些遺憾。對此,也有部分家長表示不同看法。常女士認為,《風箏》多數文字對于初一學生來說,在理解上還存在一定難度,換一下也無妨。況且,初一下冊的第一單元“成長”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魯迅的作品依然在,最重要的是,這篇文章具有趣味性,孩子會更喜歡。(原標題:人教版初一語文教材大變臉 魯迅的《風箏》被刪去)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大河報 (2013-09-04 )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