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發現,破釜沉舟以及背水一戰,是和“團結”二字最不相關的。韓信明白地說了,背水一戰,就是讓一幫老弱病殘“人自為戰”,每個人為自己的性命負責,每個人真真切切地為自己打仗。這相當于一個個自由人,為自己的家園而戰,他沒有退路了,這種人戰斗力是很恐怖的。
然而,古人發現了這個現象,卻沒有深究其道理。正如晁錯提出了他的解決方法,而且非常切實有效,可誰也沒鬧明白為何管用。一直到漢武帝時期,有個叫王恢的還傻乎乎地對武帝說:“臣聞全代之時,北有強胡之敵,內連中國之兵,然尚得養老、長幼,種樹以時,倉廩常實,匈奴不輕侵也。今以陛下之威,海內為一,然匈奴侵盜不已者,無他,以不恐之故耳。”
他的意思是:我聽說當年代國是個完整國家的時候,北邊有強大的胡人,其他三面有中原的各路諸侯,但國家竟然安寧,大家井然有序,吃得飽穿得暖,匈奴人根本不敢輕易進攻,進攻也打不進來。現在陛下一統天下,全國團結成一個整體,匈奴人卻一點不怕,老是闖進來欺男霸女的,為什么呢?是因為不害怕我們的緣故啊。
很顯然,王恢完全說的是廢話,打你,當然因為不怕你。這還用你說,腦殘都知道。要對得起你的薪水,你得說明白為何不怕啊!為何匈奴人不敢侵犯孤零零的代國,而敢于侵犯龐大漢帝國的代郡呢?當然是因為代國人深知,除了死戰固守,沒有別的出路。而天下一統后,今天派個陌生人來盤剝,明天又換一個,領導不貼心,家園也不是自己的,還捍衛個什么勁啊?比起晁錯,王恢的見識大大落后了。
由此也可以理解,為什么在春秋戰國時,沒有哪個游牧民族能占領整個中國,而兩漢之后,東晉跟人劃江而治;唐本身就是胡人;南宋干脆被蒙古人滅了;明又亡于清,且清兵的主體竟然是漢人。誰還敢說大一統就強大?誰還好意思說團結就是力量?(史杰鵬) (原標題:漢代大一統卻屢遭匈奴進攻 國強民弱戰斗力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