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際 >> 瀏覽文章

世界遺產申報:“遺產大國”趨于冷靜

2013/10/18 9:58:12 點擊數: 【字體:

 

世界遺產申報:“遺產大國”趨于冷靜

 倫敦塔于1988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編者按:自世界遺產名錄與非遺名錄陸續建立后,“申遺熱”一度出現在世界多國。但從2000年開始,這股“申遺熱”開始退潮。造成各國轉向的原因之一,是世界遺產大會于2000年通過《凱恩斯協議》。這項協議在2004年經過修改后規定:每年每個國家只能申報2個項目,且其中一個必須是自然遺產,而世界遺產大會每年只受理45個申報項目。

  《凱恩斯協議》的出臺,一方面是為了改變遺產地域分布不均衡、文化遺產多于自然遺產的現狀,更重要的原因是為了給“申遺熱”降溫,保證世界遺產的質量而非數量。與此類似,在非遺申報方面出現的“重申報輕保護”的情況也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多國政府的重視。

  本期特關注一些國家對申遺的態度及其認識的深化過程,以期對國內有所啟發。

  日本:申遺推動遺產地建設

  6月2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7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正式決定,將日本政府推薦的富士山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富士山的成功申遺是日本官民近20年來共同努力、合作的結果,也相應地拉動了富士山的環境與文化建設。

  1995年,富士山周邊民間團體發起了246萬人的申遺署名運動,并向國會呈交申請書,但因“環境保護措施尚未成熟”等原因被否決。2003年,同樣的申請再次提交,再次被否。為解決垃圾問題,NPO法人“富士山俱樂部”牽頭組織志愿者開展垃圾回收活動,并修繕路邊廁所,升級相關設備。

  2005年,日本官民共同成立的NPO法人“富士山申請世界遺產國民會議”改變了申遺戰略,從“自然遺產”轉為“文化遺產”,強調富士山的信仰與藝術價值。該會議繼續呼吁志愿者到富士山撿拾垃圾。

  2012年,為了給富士山申遺造勢,靜岡和山梨兩縣舉辦了音樂會、說書表演、演講和座談會等活動。“富士山申請世界遺產國民會議”開設網頁,舉辦223萬人為富士山喝彩的活動,并每天更新申遺進展情況和有關富士山的文化活動消息。

  據最新報道,申遺成功的富士山今夏登山季(7月1日至8月31日)登山人數為31.721萬人,與去年相比減少2.5%。分析人士認為,登山人數減少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游客想避開入選后可能出現的登山熱潮。

  英國:呼吁申遺緩一緩

  作為遺產大國之一,英國曾出現過“重申報、輕保護”的現象。2008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警告英國,其27處世界遺產中的7處可能要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其中包括倫敦塔、威斯敏斯特議會廣場、巨石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英國忽略了保護這些歷史遺跡的責任。

  與此同時,申遺成功所獲收益能否抵消申遺、護遺的費用也成為英國民眾關注的焦點。相關數據顯示:英國申請一個世界遺產需要花費40萬英鎊,平均每年用于維護的花銷在15萬英鎊左右,而世界遺產地位給旅游業帶來的收益被夸大,因為只有很少一部分游客是出于其世界遺產的“名號”而前往參觀的。對此,時任英國文化、媒體與體育部大臣安迪·伯納姆表示:“擁有27個世界遺產的英國人是幸運的,但現在我們也要想想,是否應該將申請緩一緩。”

  在此背景下,從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英國文化、媒體與體育部面向公眾,對以往的申遺政策進行公開質詢,重點審查申遺的成本、帶來的收益、應承擔的責任以及是否在這三者之間實現了平衡,并對未來遺產地的管理、推廣和融資提出建議。2010年2月,英國政府決定對申遺的提名機制進行改革。原有的遺產提名預備名單停止使用,由政府制定一份新的更短、更有重點的預備名單,重點體現候選地“突出的普遍價值”,并從申請伊始就要求候選地提供清晰的需要滿足的標準、需要彌補的差距,以及申請過程中可能花費的成本和收益,從而盡可能地簡化申請程序,同時在早期就能篩掉那些難以成功申遺的地點。此外,政府要求提名時間有所間隔,不用每年都提出一個新的地點,保證了申遺的持續性。

  美國:重點轉到國內遺產名錄

  截至目前,美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自然和文化遺產共計21處,包括舉世聞名的黃石國家公園、自由女神像。不過,美國很早就將遺產保護的重點轉移到國內遺產名錄上,從1995年開始,美國不再積極申報,也幾乎沒有項目入圍世界遺產名錄。

  為幫助國內歷史文化遺址項目的確定和保護,美國于1966年通過了《國家歷史保護法》,建立了美國國家史跡名錄,對國內的歷史文化遺產進行登記。國家史跡名錄的管理工作由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負責,納入美國內政部的一部分。入選名錄的標準為:具有國家歷史性的標志建筑,有歷史意義的地區、遺址、建筑物和房屋,軍事設施、軍營、戰場遺址,還有美國歷史上偉人的住所與工作場所、杰出的設計和建筑物、體現民族生活特征的地方、考古遺址和不同民族崇拜的圣像與雕塑等。

  迄今為止,美國境內登記在冊的歷史文化遺址達8.5014萬處,歷史街區超過1.3594萬個,另有約9495處遺址被列為“閑置”或“急需修繕”。一旦被列入國家史跡名錄,政府承認其歷史文物的地位,享受“聯邦政府財政優惠”。《國家歷史保護法》還明文規定:對有可能給有重要歷史、建筑、考古和文化意義的建筑物、歷史文化區和其他遺址造成影響的開發建造活動實行限制。

  意大利:無奈發出“退遺”呼聲

  據統計,西方文明中最有代表性的古跡大約有60%至70%集中在意大利。截至目前,意大利仍是全世界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共擁有49處自然和文化遺產地。但近年來,由于不堪盛名之下的游客壓力,為了對文化遺產進行更好的保護,意大利無奈發出“退遺”的呼聲。

  2011年,意大利主要古跡保護組織“我們的意大利”警告說,每天多達6萬游客的涌入已經超過了威尼斯的承受能力,威尼斯有“失去自己靈魂的危險”。該組織表示,威尼斯公眾面臨的威脅太嚴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應該考慮將威尼斯從世界遺產名單上劃去。

  不過,意大利對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視也算是可圈可點,中央政府每年用于文物保護的經費占整個國家財政預算的1%到2%,各大區和市政府也對文物保護進行撥款,此外,還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歐盟框架下的法定援助。

  由于國內文化遺產數量眾多,單憑政府力量難以滿足資金需求,意大利政府采取多種手段發動社會力量和公眾參與管理和經營,“領養人”制度就是一例。從1994年起,意大利政府將部分博物館、古跡、遺址等逐步租讓給私人資本管理,但國家仍掌握其所有權、開發權和監督保護權,重要的人事任免、票價、開放時間也都由政府的文化遺產部決定。“領養人”制度不僅使遺產有了固定的維護人和較穩定的資金支持,更重要的是調動了公眾參與遺產保護的積極性,公眾的自覺保護意識也得以強化。(原標題:世界遺產申報:“遺產大國”趨于冷靜)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2013-10-17)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