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朝鮮日報》27日報道,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朝鮮傳統民謠《阿里郎》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朝鮮首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朝鮮的《阿里郎》包括平壤、平安南道、黃海南道、江原道、咸鏡北道、慈江道地區的《阿里郎》。目前,朝鮮中央和地方設有一些非常設民族遺產保護委員會,致力于挖掘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努力將這些遺產留存下來。2012年2月和2013年12月,朝鮮分別申請民謠《阿里郎》和腌泡菜的民族風俗成為“非遺”。2012年12月,韓國傳統民謠《阿里郎》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韓聯社27日報道,韓國“農樂”這次也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農樂”是韓農村進行集體勞動或過節時為助興而演奏的傳統音樂。目前,韓國有17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宗廟祭禮”是韓最早申請成功的“非遺”(2001年)。 (李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