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經濟學人》《紐約時報》等媒體近日報道,意大利研究人員有望首次利用X光掃描技術,在無需打開古卷的情況下解讀近兩千年前被火山熏黑的羅馬古卷上的文字。
當意大利維蘇威火山在公元79年爆發時,除了著名的龐貝古城被摧毀外,滾燙熾熱的火山氣體還波及了附近的赫庫蘭尼姆城,以及當地別墅圖書館里的古本手卷,把許多紙莎草紙古卷熏黑,使其碳化。其中大約有800卷古卷在1752年被發掘。這些目前藏于意大利那不勒斯國家圖書館的古卷易碎,而且由于紙莎草紙上的文字是通過烏黑的炭灰制成的油墨所寫,所以在已經焦黑的紙面上幾乎無法識別。
考古學家用了多種方法試圖閱讀這些卷軸,不過每當將其展開或將每一層分開時,紙莎草紙古卷就會遭到損壞,所以只能放棄。對于沒有損壞的200多卷,學者最近試驗了一種不會造成破壞的閱讀方式——通過把卷軸放在由粒子加速器產生的高能X射線的路徑上,研究人員可以檢測出燒焦的紙莎草紙與其表面墨水的差異,亦即X光通過不同物質時的速度。這種X光相位對比斷層掃描技術終于讓研究者得以分辨卷軸和卷軸上的字跡。盡管進行這種檢測過程很漫長,學者目前僅能讀出為數不多的詞匯,但這項新研究已經表明赫庫蘭尼姆卷軸上的內容可以逐漸利用這種技術被還原。
赫庫蘭尼姆城內這座別墅的主人可能屬于凱撒大帝的岳父、執政官披佐·凱索尼努斯的家族。其奢華的圖書館藏書甚豐,卷軸的內容已知有44卷是哲學家菲洛德穆的作品。菲洛德穆是古希臘詩人,是伊壁鳩魯派哲學家,也是披佐的好友。他曾在雅典哲學家芝諾指導下學習,后來于公元前75年左右遷居羅馬,把伊壁鳩魯主義傳至羅馬。學界對他的哲學思想頗有興趣,例如菲洛德穆與伊壁鳩魯本人的哲學主張之間的關聯,還有他跟其他希臘化時期哲學流派的關系等。
此次研究的結果于今年一月發表在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這種技術使先前認為已經佚失的希臘和拉丁作品有可能得以重見天日,因而引起了許多古典學研究者的興趣。
(徐力恒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