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際 >> 瀏覽文章

“明治工業革命遺址”引發的韓日論戰余波未平

2015/7/30 10:08:08 點擊數: 【字體:

    本報記者  宋佳烜  編譯

    “日本明治時代的工業革命遺產:鋼鐵、造船與煤礦”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引起的爭議目前仍未消除。早在申報階段,該項目便因掩蓋歷史問題引起了多個亞洲國家的反對與抗議。世界遺產大會期間,因韓國政府的強烈反對,申遺審定工作被迫推遲一天。韓日雙方協商后,日本申遺代表團以聲明方式承認“強制勞役”事實,才使項目進入審議流程。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申遺剛剛成功,日本國內一些官員就出爾反爾,大玩文字游戲,否認日本申遺代表團在大會期間做出的聲明與陳述,再次激起了韓國民眾的憤怒。

    爭議焦點:申遺是否以承認二戰罪行為前提

    “日本明治時代的工業革命遺產:鋼鐵、造船與煤礦”以江戶幕府末期至明治時期的重工業設施為中心,由俗稱“軍艦島”的端島煤礦(長崎市)等8個縣的23處設施組成。其中還有八幡制鐵所(北九州市)的工廠和三菱長崎造船廠(長崎市)的大型吊車等。

    這項被日本視為“工業奇跡”的“遺產”,因強征朝鮮半島近6萬名勞工的歷史過往遭到韓國政府和民眾的強烈反對。

    據韓國媒體統計,這些遺址的23處設施中有7處曾強征朝鮮半島勞工。據統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5.79萬名朝鮮半島勞工被強征到申遺對象中的煤礦設施。其中,94名朝鮮半島勞工在有著“地獄島”之稱的長崎縣“軍艦島”煤礦遇難。

    韓國媒體指出,日本不顧他國反對執意申遺,有其背后的政治考慮。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執政以來一直推行“普通國家化”戰略,希望為日本在二戰期間犯下的種種罪行進行粉飾。2009年開始,安倍晉三親自指導相關申報工作,對申遺項目進行重新梳理。在此次申遺所包含的地點中,松下村塾、長崎造船廠、八幡制鐵所、軍艦島等都可謂是日本“戰爭罪行的遺跡”。這些遺產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對日本粉飾、掩蓋戰爭罪行有著不言而喻的作用。

    因此,韓日雙方爭議的焦點就在于:日方申報世界遺產是否以承認二戰罪行為前提;申報文本中對相關遺產地的價值論述是否以反思歷史為導向。

    遺產大會:日方口頭、間接承認“強制勞役”

    遺產大會召開之前,韓日多次就申遺一事磋商,遲遲無法達成共識。

    今年5月,日本政府宣布“明治時代的工業革命遺址”被列入申遺“建議名單”,韓國政府即派人赴日交涉,并致信世界遺產委員會17個成員表達反對意見。當月,韓國總統樸槿惠會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時,直接表明了反對態度:“這是一次逆歷史潮流的申遺,會為國家間帶來不必要的分歧。”6月,韓日外相舉行會談,也曾就此事交換意見。

    世界遺產大會期間,7月3日,韓國媒體用“難以進行”總結了韓日關于申遺的對峙,并表示此前已有好轉的兩國關系很可能因此事惡化。韓國民眾在位于德國波恩的大會會場周圍搭起帳篷,開展抗議活動。7月4日,因韓國政府的強烈反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遺產審定工作被迫推遲一天。

    日本通過發表聲明和修改部分文字表述,使該項目進入大會審議程序。

    7月5日,日本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使佐藤地在世界遺產大會上用英語發表聲明,表示“曾有大批朝鮮半島居民和其他國家的人在違背本人意愿的情況下,被日本政府征用,在部分遺址所在地強制勞役(forced to work)。二戰期間,日本政府同樣施行了征用政策。日本政府已做好準備,通過采取相關措施,讓世人了解上述歷史事實”。

    據相關人士稱,韓國在世界遺產委員會做決定時,原本打算在陳述中稱日本曾強征朝鮮半島勞工(forced labor),但日本要求對這一表述進行修改。韓國最終做出讓步,同意在審議過程中兩國均使用“強制勞役”(forced to work)這一表述。經過大會審議,“日本明治時代的工業革命遺產:鋼鐵、造船與煤礦”最終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7月7日,韓國外交部在官網介紹了日本申遺代表團在世界遺產大會上承認強征朝鮮半島勞工一事,并上傳了相關英文聲明內容。

    雖然世界遺產大會發表的有關評審結果文件正文并沒有提及日本曾強征朝鮮半島勞工的歷史事實,但韓聯社認為,文件以加配注解的方式間接反映了有關史實,與此同時,日方口頭承認曾強征朝鮮半島勞工。

    參加此次大會的韓國東國大學教授、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韓國委員會委員長李惠恩(音譯)在撰文回憶時稱,雖然日本申請的項目最終獲得通過,但韓國代表的發言比日本代表的發言贏得了更多掌聲,很多國家的代表在審議結束后也都上前對韓國代表團表示祝賀。“可以說,雖然過程非常艱苦,但通過大家不懈的努力,日本企圖掩蓋的強制勞役的歷史在國際社會得到了更廣泛的認知,這是韓國外交上的一次勝利。”李惠恩說。

    余波:入選后日本部分政客出爾反爾

    在日本國內,日本申遺代表團此次承認“強制勞役”之舉,遭到了該國右翼勢力的嚴厲批評,稱其為“日本外交的敗北”。安倍政府內也有人批評申遺代表團“最后把關不嚴”,甚至認為這與承認“強征勞工”無異,是外交的失敗。

    在批判申遺代表團的同時,日本部分政客玩起文字游戲,對承認強制勞役的事實再次予以否認。申遺通過后,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接受采訪時說:“‘forced to work’這一表述并不代表日本政府承認強制勞役。”

    據日本《東京新聞》報道,7月6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會上表示,1944年9月至1945年8月,日本政府曾根據國民征用令征用朝鮮半島居民,但這絕不意味著日本政府強制勞役。日本政府發給日本媒體刊登的日文初稿中,也并無“強制勞役”字眼,而采用了可被理解為“從事勞動”的措辭,其中并無“強制”含義。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7月17日,日本自民黨特命委員會在黨本部開會,并起草了一項提案,該提案主張,日本雖強征朝鮮半島勞工,但當時的征用政策也適用于日本人,勞工問題完全符合國際法,并沒有“強制勞役”的含義。

    日本部分政客出爾反爾的舉動,讓韓國再次掀起抗議高潮。韓國外交部表示:“聲明的英文版本已被世界遺產委員會正式采納。按照國際標準和慣例解釋,其內容的含義就是強制勞役。”

    《韓國時報》社論稱,首爾需要做更多的外交工作。首爾與東京冰凍的關系在兩國關系正常化50周年之際剛剛有所升溫,但有些問題看上去還遠沒有得到解決。評論稱,首爾需要保持警覺,確保日本政府會遵循其做出的國際承諾,為紀念遇難者建立一個信息中心,讓參觀者了解那段歷史。

    部分韓國媒體和民眾認為,決議文本的墨跡未干,日本部分政客就一再對此進行否認,對于這樣的行為,忍讓和沉默是不可取的。

    反思:遺產究竟讓世人記取什么

    事實上,就帶有負面意義的遺產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而言,日本并非首例。

    200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利物浦海上商城”,曾是北歐向美洲運送奴隸的重要港口,世界遺產委員會在該遺產地的描述中明確提及了這一史實。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南非羅本島遺址等,也都是反映人類負面歷史的“血淚遺產”。但由于申請世界遺產時,相關國家對遺產價值的論述體現出了對歷史的反思和對和平、自由、平等的愿望,認為這些地點作為世界遺產具有嚴肅的警示意義,最終均被遺產大會審議通過。

    美國華盛頓智庫“亞洲政策源”負責人明迪·科特勒指出,日本并未正確看待強制勞役的歷史,并將之嵌入對戰爭的理解中。其他一些國家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遺時都能正視歷史上不光彩的篇章,比如18世紀的英國利物浦,那里一度是奴隸貿易的中心。英國人沒有罔顧相關史實,而是在當地建起了紀念館、博物館,還在利物浦大學成立了研究中心。但是日本卻相反,他們僅僅指出明治維新時期的工業化進程,卻忽略了這個地區的強制勞役歷史、可怕的工業事故。眼光如此短淺,只會被解讀成挑釁和侮辱行為。

    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家安德魯·戈登認為,日本最終承認二戰時有過強制勞役的歷史,只是為了減輕與鄰國的摩擦。事實上,歷史遠不止強制勞役這么簡單。惡劣的工作條件、侵略以及當時整個的社會史都是這一遺產的組成部分。如果它們就這樣被掩蓋,只留存在注腳中或是干脆被刪除,那將會留下很大的問題。

    英國《衛報》發表的文章則指出,東京的政客有意淡化日本的讓步。日本對待朝鮮半島勞工的立場沒有改變。

    還有媒體指出,此前“廣島和平紀念公園”申遺時就存在類似問題。1996年,日本為廣島原子彈爆炸遺址申遺時,就曾利用世界遺產申請的政治漏洞,成功將自己塑造成戰爭受害者、和平倡導者的形象。在其申遺的文本論述中,根本沒有提及遭到原子彈轟炸是基于其對亞洲其他國家的侵略行為。

    有專家指出,世界遺產應堅守給全人類帶來正能量的底線和導向性,引導各國正視歷史,不給反人類與反和平的力量任何機會,才能避免世界遺產大家庭中的良莠不齊、爭吵不斷。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