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漳州天寶香蕉文化節暨福建省第九屆燈謎藝術節19日在文化大師林語堂的故鄉——福建省漳州市開幕。來自兩岸和新加坡等地的“謎友”和嘉賓600多人參加了文化節。當天還舉行了漳州燈謎藝術博物館開館儀式。
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民間文化藝術(薌劇、燈謎)之鄉。本次香蕉文化節暨燈謎藝術節活動項目包括海峽兩岸(漳州)燈謎會、謎城總動員、“首善薌城”書畫攝影展等。
臺灣謎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徐添河向記者出示一份高雄市謎學研究會出版印刷的《謎萃》。記者在“猜射芳名及則數”一欄看到很多來自福建、江蘇、河北、湖北、廣西等地謎友的名字。徐添河說,“這些謎稿我們每個月都會給大陸郵寄幾百份,讓這邊的謎友猜,猜中的謎友名字和謎底將在下一期中公布。”
徐添河告訴記者,這是他近18年來第47次造訪大陸,其中大部分活動和燈謎相關。“和大陸的謎友長期交流讓我熟悉很多簡化字,而大陸謎友要想猜對臺灣燈謎也需要對繁體字和臺灣文化有所了解,這恰恰加深了我們對共同文化的認同。我們也經常邀請大陸這邊很多謎友到臺灣去交流,大家在一起一問一答,樂趣十足。”
當天開館的漳州燈謎藝術博物館面積約250平方米,分謎史、謎城、謎藝三個部份。原名漳州燈謎藝術館,創建于1992年春,原址在薌城區文化館舊址,1999年遷至漳州標志性建筑威鎮閣,2000年被中華燈謎學術委員會命名為“中華燈謎藝術館”。2012年11月遷入漳州古城——臺灣路漳南道巷。
館內收藏古今中外的燈謎資料3萬余件、歷代謎家簡要事跡碑刻、海內外重要燈謎活動碑刻、謎圣張起南和謎賢高伯瑜的半身銅像,春燈源流圖碑刻,印章謎 108枚、名人手書謎2070箋及文化名人書畫佳作。張超南撰、張起南書之“山輝書屋”楠木楹聯、高伯瑜捐獻的畢生珍藏歷代謎學古籍、國粹一號端硯為鎮館三寶。
漳州謎事盛行,藝苑繁榮,已連續舉辦21屆基層燈謎會猜活動。大陸第一個燈謎協會,中華謎史上第一個“燈謎藝術館”均創建于此,1989年首屆中華燈謎藝術節就在這里舉行,開創了兩岸謎學交流新的里程碑。
今年初,漳州市薌城區決定在林語堂先生的祖籍地天寶珠里村規劃建設林語堂文化園,規劃用地1680多畝,計劃總投資1.9億元。目前一期2.65公里長蕉園棧道已建成開放。(原標題:福建燈謎藝術節吸引兩岸“謎友”)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12-11-20 作者:許雪毅 劉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