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受矚目的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于3月11日揭曉。主辦方共發出選票210張,收到有效選票186張。根據投票結果,排名前25項入圍2015年度終評。菏澤定陶十里鋪北遺址成功入選終評名單,按時代早晚順序排名第8位。
由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菏澤市歷史與考古研究所和定陶縣文物局聯合發掘的十里鋪北遺址,位于定陶縣仿山鎮十里鋪村北約100米處,在菏曹運河濕地景觀帶工程的施工過程中被發現。經勘探,遺址完全淤埋于地表下,由北部的堌堆遺存及西南、東南部的兩塊崗地構成,南北長約350米、東西寬約300米,總面積9萬多平方米。北部堌堆遺存文化堆積平均厚達2米,上部普遍覆蓋0.7-2.1米厚的淤積層,包含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商、東周、漢、唐等不同時期的文化遺存,尤以龍山文化、岳石文化、商代晚期遺存最豐富。
據了解,本次入圍的25項考古發現來自19個省、市、自治區。浙江、湖北各有三項入圍終評,陜西、河南各有兩項,山東一項。專家分析認為, 在入圍的項目中,舊石器時代考古有兩項,與去年持平,新石器時代考古占據6項,這是以往歷屆所罕見的。先秦考古項目的數量也有較大提升,二者加起來占據了入圍項目的近三分之二。其次,很多項目都是在早年發現、以往做過多次發掘、名氣很高的“老牌”遺址上的主動發掘和調查工作,而偶然發現進行搶救性發掘的墓葬比例降低。
4月上旬,本屆終評會將在北京召開,屆時25項入圍項目將向終評評委會和社會公眾進行成果介紹和演示,并通過現場答辯,評出最終的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定陶十里鋪北遺址能否最終入選,牡丹晚報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