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把海上絲路文化遺產充分發掘出來

2016/3/28 15:57:53 點擊數: 【字體:

  3月24日,由南方日報社、省文聯、省民協、珠江文化研究會聯合主辦的“廣東十大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坐標”評選活動正式啟動。這一活動是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重要舉措,對發揮廣東海上絲綢之路遺產大省作用、推動廣東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加強文化強省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如將不盡,與古為新。”2000多年前,一條海上絲綢之路串起了亞非沿海諸國,書寫了經貿交流、文明互鑒、人員往來的歷史。今天,這條絲路正綿延通向未來。2013年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東南亞期間,首次提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這一倡議凝聚了沿線國家渴望發展的最大共識,回應了沿線國家經濟升級的迫切愿望,提供了世界經濟走出陰霾的有效方案,展現了中國與世界合作共贏的真誠意愿,令整個世界為之一振,沿線國家更是積極響應。如今,這一倡議已經成為我國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的重大戰略,不僅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和贊譽,也使“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發祥地,千年海上絲路在廣東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從黃埔古港到徐聞古港,從“南海Ⅰ號”到“南澳一號”,梅州松口古鎮、佛山祖廟、茂名冼太廟、開平碉樓、肇慶閱江樓……無不見證了古代海上絲路的經貿繁榮,無不鐫刻上了古代海上絲路的文化印記。現在,廣東正努力爭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排頭兵,這不僅需要充分依托廣東的地緣優勢、經濟優勢,還必須最大程度發揮廣東的海上絲路文化優勢。“將歷史激活,讓古道復興。”我們需要對古代海上絲路的文化遺產進行認真梳理,并找到最具代表意義、最有廣東特色的文化地理坐標,以期把海上絲路文化遺產充分發掘出來。這既可以讓古代海上絲路的歷史真實、生動、形象地再現世人眼前,也可以讓21世紀海上絲路得到歷史延續和文化給養,實現古今海上絲路文化的傳承和對接。
 
  傳承和對接古今海上絲路文化,離不開重要的文化遺產作載體。由于古代海上絲路覆蓋地域廣闊、資源構成豐富、時空跨度大,使得許多文化遺產的“海絲”標簽并不被人們認知。也就是說,全省各地都有關聯“海絲”的景觀、遺址、遺產等,但一直以來較少與之聯系起來,有一些也沒有得到有效保護。增強廣東海上絲路文化優勢,亟需拂去這些“海絲”標簽上的歷史塵埃,不僅要讓它們重新煥發歷史光彩,更要讓其成為21世紀海上絲路建設的重要推動力。這次開展“廣東十大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坐標”評選活動,意義正在于此。在重新梳理廣東與古代海上絲路密切相關的文化遺產基礎上,評選出的十大地標,不僅將成為廣東古代海上絲路文化的典型代表,同時也是傳承和對接古今海上絲路文化的最好橋梁。
 
  評選活動將是一次普查保護海上絲路文化遺產的契機。借此契機,既可以重新擦亮“海絲”文化標簽,又可以使它們得到妥善維護。這也將是一次活化運用“海絲”遺產的契機。這些遺產具有獨特的文化魅力,對今時今日的經濟社會發展同樣具有積極意義。現在要做的就是激活它們,促進旅游業發展,帶動歷史文化資源和鄉村地區的文化復興和功能再造。這還將是一次參與融入21世紀海上絲路建設的契機。對于全省各地來說,建設21世紀海上絲路都是一個擴大對外開放、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機遇。充分挖掘廣東海上絲路文化遺產,既能夠為海上絲路申遺做好物質準備,也能夠從中汲取文化力量,助力21世紀海上絲路建設。
 
  歷史是有生命的,文化也是有生命的。抓住國家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戰略機遇,是廣東鞏固和提高全方位對外開放新優勢的一項重點工作。而做好古今海上絲路文化的傳承和對接,無疑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在這方面,廣東是有資源優勢的。我們要把海上絲路文化遺產充分發掘出來,讓古代海上絲路的重要文化地標為全省人民所熟知,讓它們重新展露生機,為廣東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排頭兵提供文化動力。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南方日報
0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