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十三次會議上,廣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陸志強作關于開展文物保護工作情況的報告。據悉,廣州市政府依法設立了文物保護專項資金,每年安排6000 萬元。然而,文物修繕專項資金使用率低問題突出。據文廣新局透露,此前申報的文物修繕項目中,近三分之二的項目都“流標”。
據廣州市文廣新局計財處處長陳志斌介紹,在文物保護專項資金中,用于文物修繕的資金使用率比較低,其中2014年為20%左右,2015年僅15%左右。
使用率這么低,問題出在哪里?陳志斌表示,最大的問題是出在文物的“財務評估”環節,“項目立項后要進行財評,目前沒有文物建設的基本定價,評估的定價都是按照普通建筑來做的,由于評估出來的價格低,招標就面臨著‘流標’,這是為什么使用率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