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中央文明辦)和國家統計局聯合給國家文物局發來感謝信,充分肯定了參加全國文明城市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年度測評工作的國家文物局機關干部鄭麗娜、劉柏良、錢春峰,張磊、詹德華、邵明杰等六位同志的工作表現。感謝信指出,測評期間,六位同志任勞任怨、加班加點、連續工作,犧牲周末休息時間,克服天氣嚴寒等不利條件,認真負責、嚴謹規范地開展工作,圓滿完成所承擔的任務,展現出過硬的政治素質、良好的業務素養、扎實的工作作風,為推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發展做出了貢獻。
據悉,2016年以來,在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副局長宋新潮帶領下,督察司積極推動,首次將文物工作納入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按照局領導指示和中央文明辦統一安排, 2016年12月8日至30日,鄭麗娜等六位同志參加了全國文明城市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年度測評工作。國家文物局領導對此次工作高度重視,出發前,專門召開動員部署會,結束后,專門聽取工作匯報,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
2016年是文物工作首次納入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國家文物局六位同志分赴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四川、貴州等省份,對包括不可移動文物、博物館在內的多項工作和相關申報材料實施考評。有關負責同志指出:文物工作納入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對地方政府重視和加強文物工作有重要意義。全國文明城市評選活動時間長,考核復雜,競爭激烈。各參評城市黨政“一把手”高度重視,各項工作的短板或“失分點”往往決定成敗。2016年,首次將文物工作納入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使重大文物違法案件、文物建筑火災事故、盜竊盜掘文物案件和不可移動文物大規模消失等情況直接引起黨政“一把手”的關注。據了解,陜西等省文明辦在測評涉及文物的指標時,通過省級文物行政部門進行測評,為解決當前文物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和難點,拓寬了渠道。
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體系和工作方法是在10多年的實踐中不斷發展完善的,很多地方值得文物部門借鑒學習。2016年國家文物局開展的長城執法專項督察行動,就充分借鑒了國務院對省級政府消防工作考核的辦法,采取百分制考核手段,實施精準考核。
按照國家文物局領導要求,有關部門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將完善細化文物工作相關考核內容和指標體系,爭取將完善細化的文物工作指標納入2017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