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河南 >> 瀏覽文章

妙手“書醫”修古籍

2016/7/29 11:09:26 點擊數: 【字體:

    近日,央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走紅,也把文物修復這一工作推向了聚光燈下。當塵封數百年、破損嚴重的國之重器在文物修復師的手中重新煥彩生輝時,觀眾心中的震撼感油然而生。古籍修復,就是文物修復其中一項。 河南是中華文明發源地,留下了浩如煙海的珍貴古籍。然而,歷經漫長歷史歲月,這些多數存放在圖書館、博物院、藏經樓等場地的寶貝,很多已損毀嚴重,面臨著留存與修復、傳承與發展的問題。

    現狀:我省古籍約有100萬冊

    目前,經過普查,我省古籍總量約100萬冊,有222部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除圖書館、博物館、藏經樓等國家收藏單位外,還有大量古籍保存在民間。

    “我們省古籍藏書的特色和價值在于地方文獻,主要記錄了河南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歷史進程,以及地方人物。”7月25日,省古籍修復中心主任謝昱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些不可再生的古籍,是中華民族文明成果的載體,是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的歷史見證。例如,明刻本《李卓武點評西游記》、《嵩陽書院志》、《明萬歷刻本》均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文獻價值。

    建于1909年的河南省圖書館,是國務院命名的第一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一百多年間積淀了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獻典籍,館藏多達40多萬冊。這些古籍不僅需要特定的專業設備和專業人員修護,也需要一個恒溫、恒濕、潔凈、安全的特定收藏環境。

    謝昱說,借助國務院實施的“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在省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從2013年開始,省圖書館對館藏古籍保存環境進行了大規模整修,經過三年多的努力,目前符合國家標準的三個古籍書庫已經開始啟用,樟木書柜、恒溫恒濕、氣體滅火、火災報警、安防監控、隔離區等設施設備一應俱全,館藏古籍保存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古籍修復可以延長它們的壽命,但始終會走向衰亡。在進行搶救性保護和修復的同時,為了更好的傳承,我省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將古籍內容數字化,進行原始影像保存。

    保護:妙手“書醫”讓古籍煥發新生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是古籍文獻的“醫生”,通過“把脈問診”,讓它們的生命得以延續。

    7月25日,省圖書館古籍修復室的三位古籍修復師正在修復一部清代史書。“這就是我們最近正在‘挽救’的古籍,一套四冊,一冊六十多頁,其中一冊下半截已經嚴重污損,擰在一起,完全沒辦法翻頁;還有一冊,書頁上有大量霉菌和污物,字跡已經被覆蓋。”從事古籍修復工作近30年的修復師夏國軍說,古籍常見的損壞情況包括書口開裂、破洞、蟲蛀、變脆、發霉、表面污損等,不同情況需要用不同的處理辦法。
夏國軍表示,要完成古籍整個修復過程,是非常漫長的。有時候,一本書要耗費幾十天甚至數年光景。

     在修復室里,除了修復臺和超聲波修復儀,還有燃氣灶、蒸鍋、抽油煙機和洗菜池子,看起來像個“廚房”。

    “你們在這里做飯?”面對記者的疑惑,夏國軍笑了,“古籍有時候需要上鍋蒸,就像蒸饅頭一樣。”原來,蒸、煮等都是古籍修復工作所常用到的辦法。一些古籍粘連后一觸即碎,用普通的手法是無法把書頁一張一張地打開處理的,就得使用“上鍋蒸”這一招。

    蒸古書可比蒸饅頭技術含量高,要時刻把握火候,不能把書蒸得太濕,“潮潮的就好”,所以要不時地開鍋來看,蒸好了之后,粘在一起的書頁就能比較容易地打開了。夏國軍說,這一招是老祖宗傳下來的。
傳承:海量古籍呼喚更多“書醫”

    在古籍書庫中,海量的破損古籍正在等待“醫生”們的救治。謝昱說,我省50%以上古籍需要修復,但從事古籍修復技藝的人員卻屈指可數。

    “古籍修復是件苦活、細活、安靜的活,它和傳統手工藝一樣,有著失傳的隱憂。做這項工作需要耐得住寂寞和發自內心的熱愛。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愿意學這個,這也是今天古籍修復人才匱乏的原因。”謝昱說,古籍破損后要用新紙粘補,新紙的顏色、紋理必須跟老紙相同,例如具有1000年保質期紙張的古籍,就不能拿只有200年保質期的紙張進行修補。因此,古籍修復師需要積累各種知識,熟悉各個朝代書籍的形式和版本,了解各個朝代紙張、書皮及裝訂風格,更需要嫻熟的技藝。

    90后李睿智是省圖書館修復室里年齡最小的古籍修復師,做古籍修復剛剛一年多,但她已經熟知如何對付古籍的各種“病痛”。“當我第一次看到整齊平放在書架上的古籍時,心中的使命感、責任感油然而生。”李睿智說,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古籍修復師這個行業,保護好、傳承好祖先留給我們的歷史文化遺產,留住文化根脈,守住民族之魂。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河南日報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河南把文化產業納入政府扶持重點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