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國家文物局網(wǎng)傳來消息,2017年4月20日至22日,第十四屆(2016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初評會在北京召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段勇到會指導,由專家?guī)熘须S機抽選產(chǎn)生的白云濤、俄軍、萬全文、張禮智、劉寧、李宗遠、嚴洪明、李躍進、陳開宇、朱雅娟、宋向光(按抽選順序排列)等評委,以及安來順、李耀申2位來自推介活動主辦單位的自然評委組成的初評評委會,根據(jù)《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辦法》和《關于開展第十四屆(2016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的函》的相關要求,對符合參評條件的71個陳列展覽項目進行了初評。
通過評審專家實名評分和專業(yè)會計師事務所統(tǒng)計、復核,中國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歷史展覽館“中國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歷史展覽”等20個境內(nèi)展覽項目和蘇州博物館“大英博物館藏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素描精品展”等2個出入境展覽項目入圍終評。其中,河南博物院展覽項目——首屆中原國際陶瓷雙年展成功入選初評名單。
本屆推介活動組織工作有兩個新的變化:一是對以往常設陳列經(jīng)過改陳后再次申報的項目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即“作出重大調(diào)整的常設展覽可在改陳后參評,申報時應對改陳情況作出說明,并報送改陳前后的展覽大綱。”二是增加了網(wǎng)上申報環(huán)節(jié)和參評項目在線視頻展播(公眾可在www.wenbozaixian.com點擊觀看)。
按照本屆推介活動的安排,終評會暨頒獎儀式將作為2017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活動的一部分,在北京舉行。
第十四屆(2016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終評入圍項目
境內(nèi)展覽(按行政區(qū)劃排序)
【更多閱讀】
大館、小館、綜合館、專題館均有入圍
這20項展覽中所涉博物館類型眾多,其中既包含省級綜合類大館,如首都博物館(王后 母親 女將——紀念殷墟婦好墓考古發(fā)掘四十周年特展)、南京博物院(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國漢代文明的故事)、河南博物院(首屆中原國際陶瓷雙年展)等,也有地方綜合館:蔚縣博物館(代蔚長歌)、鄭州博物館(天工追夢——鄭州古代科技文物展)成功入圍。
另有包括天津自然博物館(回眸百年 致敬科學——北疆博物院復原陳列)、重慶自然博物館(地球·生物·人類——重慶自然博物館基本陳列)2家自然館以及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人民的光榮——朱德生平事跡展覽) 、撫州市湯顯祖紀念館(東方戲圣湯顯祖)、四渡赤水紀念館(四渡赤水出奇兵)、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正義必勝 和平必勝 人民必勝——中國戰(zhàn)區(qū)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暨審判日本戰(zhàn)犯史實展)4家紀念館也入圍終評名單。
當然還有一些比較出名的專題性博物館如:中國絲綢博物館(中國絲綢和絲綢之路——錦程 更衣記)、長江文明館(長江之歌 文明之旅)等入圍成功。其中比較受人關注的是于去年9月新成立的中國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歷史展覽館新館,其常設展中國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歷史展覽此次成功入圍終評。
展覽內(nèi)容豐富 涉及題材廣泛
從展覽角度看,去年受到廣泛關注的大展如首博“婦好展”、南博“法老·王”展覽、陜歷博的 “秦晉豫冀兩周諸侯國青銅文化展”都在入圍名單中,這類展覽在展覽選題、宣傳策略、社教營銷方面都可圈可點。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關于戰(zhàn)爭歷史題材展覽占據(jù)入圍名單的很大一部分,這些展覽從不同方面闡釋戰(zhàn)爭歷史,包括:中國工農(nóng)紅軍標語展、鴉片戰(zhàn)爭展、人民的光榮——朱德生平事跡展覽、四渡赤水出奇兵展、正義必勝 和平必勝 人民必勝——中國戰(zhàn)區(qū)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暨審判日本戰(zhàn)犯史實展。
此外還有豐富的專題展也成功入圍,比如中國絲綢博物館 “中國絲綢和絲綢之路——錦程 更衣記”、長江文明館“長江之歌 文明之旅”等、廣東省博物館 “文物動物園——兒童專題展”作為唯一的專門為兒童打造的展覽入圍終評。
2項出入境展覽項目全部入圍
2014年度“十大精品展覽”評選活動擴大了參評范圍,增設國際合作獎,將在國際文化交流中產(chǎn)生良好影響并符合相關條件的出入境展覽納入到推介范疇內(nèi)。2014年、2015年入圍此獎的項目展覽均為4項,而今年申請參評項目的只有2項且全部入圍終評:大英博物館藏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素描精品展(蘇州博物館)、永恒之城——古羅馬的輝煌(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而且這兩項展覽均為從國外引進的展覽。
非國有博物館未有入圍項目
在71個參評項目中不乏非國有博物館展覽的身影,比如建川博物館(紅軍長征在四川主題展) ,伊利草原乳文化博物館(伊利草原乳文化博物館基本陳列)等,但這兩家博物館展覽均未入圍。而縱觀近三年“十大精品展覽”最終獲獎者少見非國有博物館展覽的身影,可見非國有博物館展覽在某些程度上仍有所欠缺。(據(jù)弘博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