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舌尖上的中國2》的熱播,樂山嫩豆花吸引了廣大觀眾的視線,白嫩細滑的豆花、麻辣鮮香的蘸水,無不挑逗著一干吃貨敏感的味蕾。尤其是那些身在異鄉的游子,看到如此親切、熟悉的家鄉美味,又有哪個不是口水與淚水齊飛呢!
故鄉的豆花
家鄉的豆花選材更精、制作更嚴,的確是“很妙的東西”
作為素食菜肴的主要原料,豆腐柔軟變通的個性,給擅長烹飪的國人以巨大的創造空間,各大菜系都有風味各異、品類繁多的豆腐菜肴,如淮揚菜的文思豆腐;徽菜的毛豆腐;粵菜的客家釀豆腐;川菜的麻婆豆腐……所到之處都有人如數家珍向你述說豆腐的美麗傳說。
而豆花,更維系著四川人對故鄉的思念。汪曾祺曾說:四川的豆花是很妙的東西!北京豆花莊的豆花乃以雞湯煨成,過于講究,遠不如樂山鄉壩頭的豆花更存其本味。
有汪老的贊賞于前,再加上《舌尖2》的推波助瀾,自然使樂山豆花想不火都難。但作為四川人,尤其是自貢人,心中還是稍稍有些不忿的:樂山豆花火了,富順豆花不服哦!
自貢的富順自古有“中國豆花之城”的美譽,嫩豆花在富順更有著悠久的歷史。富順豆花與樂山豆花有著相似之處,但是比樂山豆花的制作更要講究,洋溢其中的鄉土氣息也更加撲面而來。正宗的富順豆花要用井水做;更必須用特產于自貢鹽井中的鹵水點才行。將選好的優質大豆用井水浸泡好,再用井水與大豆一起入石磨中推磨、燒開、再舀入事先備好的布袋中去渣;將豆漿濾在瓦缸里稍涼后就要點豆花了。鹽鹵必須裝在一個破碗里才能點出好吃的豆花來:有小缺口的碗可以讓鹽鹵隨心所欲地順利往下滴——這對掌控鹽鹵的用量十分重要!一邊滴一邊用長柄勺不停地將鹽鹵與豆漿攪勻,一直滴到缸里豆漿起魚籽絮狀物為止。然后,將豆漿從瓦缸舀到鐵鍋內,用竹篩將所有生成的絮狀物壓成一整塊。數分鐘后,鍋內豆漿即凝結分層,上層為清澈微黃的液體,下層為潔白的塊狀凝結物。這時再用微火將豆花煮至沉到鍋底,再將一個半圓形的楠竹篾片插入鍋底與豆花之間來回移動,就這樣又甜又香、又白又嫩、又滾又燙的豆花做好了。
辣而不猛、味道香濃的蘸水,蘸出不舍吞下的故鄉味道
富順豆花之所以譽滿全國,除了自貢特產的鹽鹵,特制的豆花蘸水也功不可沒。自貢擁有全國獨有的遂寧組紅棕色土壤,瘦薄偏堿,富含鉀、鋅、鈣、磷、鐵等元素,這造就了當地盛產的一種朝天椒——七星海椒辣力深厚而持續的鮮明風格,其辣度遠遠超過了四川其他地方的朝天椒。
這種海椒外觀短小,勁道卻極為霸道厲害。去年回老家,叔叔就特地去買了2斤這種海椒讓我帶回南京,因為實在太辣,到現在都沒有吃完。用其做成秘制辣椒油送給朋友,無不被辣得咂舌。
富順豆花的蘸水,用的就是這種海椒。制作工藝相當講究:將用開水適度燙過后的干海椒放到碓窩里舂,且一定要將海椒舂得茸茸的,如糍粑般粘合才算合格,這種舂好的海椒有個形象的名字叫“糍粑海椒”。舂好的糍粑海椒必須用煎熟的菜油和適量的花椒一起炸酥炸透,再按比例配以用黃豆醬油與眾多特殊香料熬制的豆油,再澆點麻油、撒點香蔥花或芫荽絲,如此制成的蘸水,又紅又艷、又鮮又辣,卻辣而不猛,味道香濃。又白又嫩、又滾又燙的豆花蘸上這樣的蘸水,放在口中,輕輕一抿,那無比可口的美味,叫你含著就舍不得吞下。至于聲名大噪的樂山豆花,個人認為:相比于富順豆花還是稍顯清淡單調些。
當然,遠在他鄉,制作一碗樂山豆花相對要容易些。在家里還原舌尖上的美食就從這道樂山豆花開始吧!
樂山豆花
豆花的制作
原料:黃豆250克、清水1500克、葡萄糖酸內酯3克
步驟:
1.黃豆于清水中泡發約5個小時,至剛剛泡發好即可,不要過度浸泡;
2.將泡發好的黃豆倒入豆漿機,加水至上下水位線之間,設定在果汁擋開機;
3.停機后,將豆漿濾入大點的容器內,將豆渣倒回豆漿機,加入剩下的清水繼續設定在果汁擋再打一次,然后將豆漿全部濾入第一次濾出的豆漿內,并盡量將豆渣榨干凈;
4.再將豆漿經篩網過濾到煮鍋內(經過再次過濾,豆渣基本濾干凈了,做出的豆花嫩滑爽口);將煮鍋至火上大火燒至鍋邊起泡,再改小火慢慢燒開,撇去上面的浮沫,繼續讓豆漿保持沸滾5分鐘以上關火,稍晾片刻;
5.另準備一個大些的容器將葡萄糖內酯用少許涼開水化開;豆漿與葡萄糖酸內酯的比例約為2%。(我濾出的豆漿不到1450克;內酯3克的配比剛好適宜);
6.將略涼的豆漿(約85℃)倒入裝有葡萄糖內脂的容器內慢慢攪勻,并揭去表面的豆皮,至有凝固的絮狀豆花出現, 再將豆漿倒回煮鍋靜置使豆花沉淀,豆汁水滲出;
7.將準備好的蒸籠輕輕壓到豆花上,感覺蒸籠內慢慢有淡黃色的水滲出,可再加適當重物壓于其上(以蒸籠不下沉壓破豆花為宜),直至豆花完全冷卻即可定型(冷卻的時間、重物按壓的力度與豆花的老嫩成正比)。
8.開小火煮已經凝固定型的豆花,一邊煮一邊用平鏟勺繼續輕輕按壓豆花至滿意的老嫩程度,然后用小刀將豆花劃成適宜的太小至篤篤沸滾(切不可用大火猛燒沖散豆花),輕輕用鍋鏟將豆花鏟入碗中,蘸上蘸水即可。
蘸水的制作
原料:油炸花生米、秘制辣椒油、薄荷、香菜、大蒜、鹽、味精少許
步驟:
1.將花生米炸好晾涼后用菜刀碾碎;
2.薄荷葉、香菜洗凈切末、大蒜切末,加適量鹽、味精調勻,撒上花生碎;
3.將辣椒面覆蓋在上述調料面上,炒鍋至火上,倒入菜籽油用花椒熗香后撈去花椒,再將滾燙的菜籽油澆到辣椒面上即可。
蘭姨,非主流資深煮菜老媽,會煮菜,會寫作,陽光、堅韌、充滿愛心。擅長家常菜的制作與烹飪。在給家人以特別補養與關懷的同時,也希望更多的溫暖和幸福在餐桌邊延續。著有《溫暖傳家菜》《江南味道》。(原標題:樂山嫩豆花上鏡《舌尖2》 鹽鹵、蘸水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