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吳橋雜技“縮骨術”面臨失傳:給錢都找不到徒弟

2014/9/16 15:36:09 點擊數: 【字體:

  2007年,文化部公布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傳承人名單,“中國雜技之鄉”河北吳橋的雜技藝人王寶和名列其中。如今,70歲高齡的他,門下無人,手里的絕技“縮骨術”面臨失傳。

  “縮骨術”并非是一門真正能將骨頭縮小的技能,而是通過訓練縮小骨間隙,使得全身之骨頭有順序地疊排緊密。王寶和說:“縮骨術需要拉伸骨骼,尤其是肩膀附近的骨關節,最后使人的身高增加,各個關節錯位,進而縮小身體。”

  “我爺爺王玉林是‘北京天橋八大怪’之一,因為他會一手絕活——卸索,也就是現在講的縮骨術,他靠著這一手絕活,帶著全家跑遍了整個中國。”王寶和說,爺爺將這絕活傳授給了父親王福壽,父親后來又傳給了他。

  如今,王寶和的兒子、女兒、侄子和侄媳婦,以及幾個外孫女都能登臺表演鞭技、中幡、舞獅等節目。但“縮骨術”,家中后輩沒人愿意學。

  2007年,文化部公開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傳承人名單,名列其中卻門下無人,讓王寶和感到壓力。2009年,65歲的王寶和前往云南、貴州、四川一些有操練雜技傳統的地區,但兩個多月“尋徒之旅”一無所獲。

  河北吳橋雜技藝術學校是我國建立最早的一所專門培養雜技人才的中等專業藝術學校,王寶和是這所學校特聘顧問。“這里的孩子,從幾歲開始就能接受比我當年更規范化的專業訓練,畢業后還會進入專業的院團實習鍛煉,底子很好。”王寶和經常到學校給孩子們上課,希望找到能夠托付這門技藝的人。

  “我向所有人打開了大門,但沒有人來學,給錢都找不到徒弟,我只能眼睜睜等著這門手藝失傳。”王寶和說。

  吳橋文保所所長楊雙印,先后20余年在全國范圍內尋找吳橋雜技老藝人,關注技藝傳承。“隨著社會發展,雜技告別薪火相傳的家庭作坊式生產,離開了市井、走上了舞臺,成了高雅的藝術形式。老百姓日子越過越好,年輕人擇業的選擇增多,投身雜技學習的孩子近年來持續減少。老藝人走,新人補不上,吳橋一些雜技技藝的傳承,愈發困難。”楊雙印說。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福建日報(2014-09-16)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